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想推行生产车间无纸化,先想清楚这几个问题
  • 发布时间:2023-04-10 www.cechina.cn
  •   “降本增效”、“精益管理”、“数字运营”、“系统赋能”等等制造业新热名词,催生着工业软件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把“无纸化”带入了工厂车间,成为车间管理者又一个新的管理目标。已经在推行无纸化的工厂可以回头看下推进情况,有多少是现场真正有效落实无纸化的执行?又有多少无纸化系统在发挥着赋能车间的作用?如果有工厂正在准备推行生产车间无纸化,建议先想明白下面几个问题。
      问题一:无纸化的面向使用对象是谁?
           有人说是生产操作员,不完全是,不仅仅是一线操作员,如果格局放大点,生产班组长也是,格局再放大点,设备、品质、工艺的工程人员也是,格局再放大点,车间负责人也是。生产车间无纸化,既要有现场执行人员的操作,又要有工程人员的标准维护,也要有负责人的结果确认和响应,因此生产车间无纸化面向的对象也要是大而全的,涉及到方方面面。
      问题二:无纸化管理范围有哪些?
           车间两大纸质单,也就是常见的‘纸老虎’:标准作业指导书和点检表。作业指导书会随着产品升级、工序变动、工艺要求变动、版本变动等因素变化而更新,并且更新的频率可能很快,如果有涉及到新产品试验试产,那更多的变化点对纸质需求更大。点检表主要涉及车间环境、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的点检,也包括一些班组的日常管理,这部分也是现场每天花费时间需要去完成的任务,是基层管理对现场考核的一个点。即使这些目标如果都在无纸化系统实现,对无纸化推进和发挥最大降本增效的作用来说还不够,品质的IQC\IPQC\FQC\OQC都可以放在无纸化实现,维修保养单也都可以放在无纸化实现,线边仓领料退料单都可以放在无纸化实现,等等,人机料法环测能都能挖掘到无纸化应用场景。
      问题三:哪个系统实现无纸化功能?
           目前生产车间实现无纸化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有单独的无纸化系统、有MES里的点检功能和品质检验功能、有EAM的点检功能,还有复合情况都存在的。MES里的点检通常和EAM里的点检有功能重叠,EAM里除车间设备点检外也会有车间动力设备的范围覆盖;虽然有些单独的无纸化系统产品侧重应用在生产车间,但通用性较差,对其他部门(如IT部门、行政部门等)推行无纸化缺少辅助,而且在端到端业务流程中涉及无纸化的信息传递属于断层。笔者认为,IT部门在统筹规划系统架构的时候应该提前考虑好,怎样既能满足车间需求,又能减少多个系统重复功能对现场带来的困扰,同时又能实现功能复用到其他部门,如果条件具备,可以单独实施一个功能齐全通用性强的无纸化平台。
      问题四:谁来保障无纸化的执行监督?
           对比现场纸质单,无纸化比较明显的优势是信息的及时性,能快速把最新的标准文件下发到现场,现场操作记录也能快速上传汇总,但执行力和真实感低于纸质单,这就要求系统能够具备预警提醒机制,既能定时把任务准确及时下发到使用对象,又能监控任务执行进度,同时也要能在任务结束时把统计结果汇总留档并通知管理者,这样管理者也能知晓执行情况并对结果做出针对性反馈措施;车间管理层也要制定和实施对应的管理考核机制,无纸化替代纸质后,在面临审核时尤其是外部客户审核的时候,相应的佐证需要从无纸化百分百实现提供,因此每天每周每月的考核机制就需要制定和完善,做到系统辅助,管理约束,监督无纸化的落地执行。
      问题五:无纸化系统能否适应业务变化?
           一个车间无纸化落地效果很好,为什么另一个车间效果差强人意?隔壁公司的无纸化对降本增效有很大提升,为何自己公司的无纸化让现场抱怨不断?车间推行无纸化不能有‘拿来主义’,要分析客观条件,行业不同、车间环境不同、部门负责内容不同,推行策略也要因地制宜适当调整,需要配置的系统硬件就天差地别,比如同样是PAD端功能,有些车间环境基于成本的考虑既没有足够数量的PAD,生产环境又不允许PAD出现在现场;有的用PC,有的用PAD,都会对操作人员在现场执行有直接影响;同样的如果装配车间无纸化功能使用很好,能否复用到检测车间,功能是否需要优化,在系统选型实施的时候就要提前考虑进去。
      结束语
           无纸化作为生产车间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中的一部分,虽然是基础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在数字化蓝图大框架下虽然看似不起眼但能发挥巨大效能,系统实现不难,难的落地过程,推行无纸化之前真的需要好好多方面综合考量,尤其是现场客观条件、系统规划、功能拓展、硬件选型和保障管理机制,制定选择最优方案满足各方面需求确保能让无纸化在生产车间落地开花,真正赋能现场赋能业务才能降本增效。

相关文章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