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工程师铸就世界 教育铸造工程师
  • 发布时间:2014-10-11 作者:CEC 朱旭
  •  “Made in China”只能是廉价的大宗商品?如果你的思维还停留那儿就out了。因为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中国有可能成为高素质工程师的出口大国。
      2013年6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并成为其预备成员。要想成为正式成员还要经过两年考察期,到2015年6月,现任成员国将投票决定中国是否能够成为正式的成员。如一切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将意味着中国本科工程人才届时可以直接得到其他国家的学历认可,拿到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通行证”。这是中国工程类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努力。2013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工科本科专业14085个,占全国本科专业点总数的32%;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452.3万人,研究生60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2%,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已经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世界第一。而一旦接轨,这将是一大批世界公认的,具有铸造世界能力的强大力量。
      然而,我国工程学高等教育在优势下也有隐忧。在8月青岛举行的2014年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上,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启迪教授,谈到了对我国工程人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看法。她认为工程人才教育存在三个问题:首先,就是生源意愿的变化。当前学工科不如学商科的思潮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市场。工科学生抱怨在校学习任务繁重,毕业后无论在工作条件上,还是收入上比,却都不及商科人才职业发展的速度。因此更多高考成绩好的人才趋向选择专业学习相对轻松的非工科专业,这让我国工程教育在生源上有了潜在的风险。其次,工科学生知识学习上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在学生毕业进入职场初期,凭空增加了适应的时间。第三,虽然高校越来越认识到在工程教育中,借助工业企业的资源和力量会让效果事半功倍,但在与高校的合作上,如资助实验室、举办专业竞赛、主动提供实习机会等方面,国内企业在相关环节的参与度上与国际品牌企业相比,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即使我国的工程教育面临挑战和隐忧,但国家抓工程教育不放松的态度并不会有任何变化,吴启迪教授指出:“工程技术人才是工业的脊梁,中国作为泱泱大国,实体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不容置疑。而工程师作为铸造世界的核心力量,将是国家持续发展长期可以依靠的脊梁。我们怎么可能放松工程教育呢?”因此,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式启动,此计划目标将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目前,已在194所高校中的1212个专业或学科领域(824个本科专业点、388个研究生培养项目)进行试点。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特别重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这当然包括自动化。
      吴启迪教授认为校企联手办竞赛活动,让学生们学习起来有针对性,能和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而工科学生就是要多动手,到实践中去,要“真刀真枪”的去做。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成为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的工程师。在强调工程师实践上,我们应该向欧洲学习。
      笔者在今年“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决赛赛场上,看到竞赛项目无论是模拟风场风机的变桨偏航控制,还是钢厂飞剪工艺的运动控制,都是非常贴近实际工程项目需求的竞赛设置。学生原创的自动化设计在答辩时要历经其他同学的提问和挑战,这样的经历显然让参与答辩的双方都收获了更多的自信和自我表达能力。难得一见的纯女子团队也是这一次竞赛的亮点,谁说学工程的专业里的女子不如男?眼前的一切,令我不禁心存羡慕:工程师铸造世界,教育铸造工程师。现在的工程学莘莘学子,拥有比前辈们更多的机会去快速地掌握,并运用他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成为未来的卓越工程师而实践着自己的努力。

相关文章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