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可靠的网络传输确保太阳能 光热发电站稳定运行
  • 发布时间:2019-04-17 www.cechina.cn
  •   随着绿色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各国政府的政策扶持,可再生能源中的太阳能发电应用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快速发展。相比于以往新能源发电对风、光等条件的过度依赖,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连续和稳定输出的特点,近年来被认为是一项具备成为基础负荷电源潜力的新兴能源应用技术。
      太阳能光热发电(Concentrated Solar Power,简称“CSP”)是一种太阳能聚光热发电技术,它是具有储热功能的系统,能补偿一日中太阳能供给的变化,所以不论是阴天、雨天或夜间都能持续发电与供电。再加上CSP的建置成本、寿命及储能效率均优于其他技术,因此让这类型的太阳能发电最有潜力成为可全天候持续运转、并稳定供应低成本电力的绿能应用。
      中国首个百兆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2018年12月28日,中国首个百兆瓦级光热电站——首航节能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这是我国现阶段建成规模最大、吸热塔最高的100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也是全球第三座、亚洲首座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

      首航节能光热发电站采用了由 53375片镜子组成的1525面定日镜围绕吸热塔进行环形布置,镜场面积达140万平方米。坐落于场地近中心位置的吸热塔高达260米,这也是亚洲已建成的塔式光热电站中高度最高的吸热塔。
      该项目100%采用太阳能,不但解决了以往新能源发电的依赖问题,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共使用5800吨熔盐作为吸热、储热和换热的介质,即使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也可以额定功率发电15小时。
      应对庞大数据流量和严苛环境挑战
      敦煌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项目由首航节能自主研发设计,其原理是利用塔周围的定日镜跟踪太阳光,将太阳光反射到塔顶的吸热器,吸热器吸收的太阳能将置于塔内的冷熔盐加热至565℃,再由换热介质产生的高压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电厂的高效运行依赖可靠稳定的网络传输。考虑到该项目需要在严苛的外部环境下对数千面定日镜进行全天候实时控制和监测,因此不仅需要一套高度稳定的网络解决方案来传送控制指令,网络设备还必须能够应对庞大的数据流量所带来的挑战,并能提供备援机制与相关的管理功能,以确保指令传输不中断。
      经过仔细考察和甄选,首航节能最终选择了在性能和产品设计方面更适用于严苛环境的工业级网络通讯解决方案,采用了研华EKI系列工业级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搭配WebAccess/NMS网络管理系统所提供的软硬整合解决方案,以确保为敦煌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传输。
      据了解,首航节能光热项目采用了由2000多台网管型交换机组成的工业环网架构。为了帮助中国首个百兆瓦级塔式光热电站项目尽快实现并网发电,研华从项目调试到正式运行都派遣了技术工程师在现场保障数据网络的正常运行。从产品选型、网络设计规划、路由处理等各方面,研华都与用户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且搭建了模拟实验环境进行数据输出压力测试,从而确保解决方案的可靠性。
      软硬整合方案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和强大的冗余功能,研华的网络解决方案可以让电厂的网络即使在严苛环境与数据流量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传输。管理人员不仅在中控室就能透过软件来实时监看网络联机状况与远程控制网络设备,还可以对围绕吸热塔成环形布置的数千面定日镜下指令,让镜子随着太阳移动的轨迹而改变角度,同时让管理人员可以顺利取得各种发电信息,以确保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能持续稳定的运作。
      硬件方面,该项目采用了工业级设计标准的EKI系列交换机,其低功耗无风扇设计和-40℃-75℃宽温设计完全满足现场的应用环境,超高速自愈恢复时间的X-RING冗余环网协议,保障了现场控制数据实时、稳定、可靠的传输。在软件方面,安装在电厂监控中心服务器上的WebAccess/NMS网管软件,呈现了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网管软件维护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到网络上的每一个交换机的运行状态,统一管理所有的网络产品。
      作为国家首个建成投运的百兆瓦级商业化光热电站,首航节能光热项目投运后每年发电量将达到3.9亿度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其环保效益相当于造林1万亩。不论是位处敦煌沙漠区的太阳能发电站或是其他严苛环境的应用,研华一站式购足的软硬整合网络解决方案都能让用户以更省时省力的方式创建一套稳定运行的网络系统,并且透过远程管理让数量众多的网络设备的监控变得更加容易。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