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e-F@ctory 与工业4.0 不谋而合
  • 发布时间:2016-06-28 来源:控制工程网
  •   当前,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大潮席卷全球整个制造业,特别是在中国,国家大力倡导制造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作为具有传统优势的工厂自动化厂商三菱电机,将在此次中国实现未来“智”造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为此,我们在近日举行的“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上,采访了三菱电机名古屋制作所e-F@ctory推进专案部楠和浩部长。

      制造智能化的三个层次
      在现阶段,对于什么是工业4.0,其实很多专家和厂商都没能给出明确的定义。在楠和浩部长看来,三菱电机对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已经有十分明确、清晰的理解,那就是智能制造不仅要追求制造现场量产阶段智能化,还应延伸到整个产业链的领域内,实现最优化。



    三菱电机名古屋制作所e-F@ctory推进专案部部长  楠和浩

      楠和浩部长认为,制造智能化包括三个层次。首先,除了制造现场的智能化、信息化外,还需加强与上位系统(ERP、MES等)的协作,来提高企业的整体价值。第二,除了量产阶段外,还需实现从设计到量产及服务的整个业务流程和系统的协作。第三,不仅在本公司内,智能化、信息化还需要包括够成供应链的供应商和外包商。
      对于智能制造的实施,楠和浩部长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在实施智能制造前,首先要明确目的,是要提高生产效率,还是要提高生产品质,或是要降低生产成本,不能为了实现智能化而盲目的实施智能化。虽然依靠我们的技术可实现全自动化产线,但对于使用机器人或自动装置反而会耗费高成本的工序,有时以人工进行辅助作业比全部使用机器人的产线更优化,所以我们提倡在设计时导入当时最佳技术和理念实现最合适的成本。”
      e-F@ctory的解决之道
      三菱电机对于制造智能化中的三个层次都有身的实现之道。
      在生产现场与上位系统的无缝信息共享层面,楠和浩部长认为,在生产现场和IT系统(生产管理、业务支援基干系统)的各层中所需的信息不同,特别是在IT系统侧,需要的大多不是生产现场的各设备的数据,而是以生产线、工厂等为单位汇总的信息,所以在e-F@ctory解决方案中准备了在制造现场和IT系统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中间层-FA-IT的信息共享产品群。
      对于从设计到量产再到实现业务流程与系统共享这一层面,楠和浩部长表示,无论是从设定用工具到CAD/CAM/CAE,还是从仿真软件到分析工具等,只要使用连接S/W工具之间的通用界面平台“EZSocket”,就能使工具之间或设备与工具之间共享数据,可大幅改善工程链各环节的设计效率。
      对于第三个层面,楠和浩部长指出,仅依靠公司内的智能化无法充分达到产品制造整体的最优化,要想使设备厂商、设计辅助的软件厂商及构建生产线所需的系统集成商等构成整个产品制造的价值链实现最优化,就必须实现外围厂商的智能化、信息化。为此,三菱电机于2011年在日本发起并成立了e-F@ctory Alliance合作伙伴计划,到2016 年5月为止已有约3320家以上的合作企业参与其中。
      “三菱电机的e-F@ctory方案其实在2003年就推出了,当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使生产现场的数据实现可视化。随着e-F@ctory多年不断地发展我们又朝着有效利用采集到的可视化数据方面发展,这些和工业4.0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楠和浩部长自豪地说。
      “实现e-F@ctory需要现场信息的感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共通网络传输、和云端、MES、ERP等上位系统的协作这四个技术关键点,这与中国目前倡导的‘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融合这一发展趋势也是十分吻合。”楠和浩部长表示,“e-F@ctory实质就是通过‘数字空间’、‘机械’及‘人’的协作,实现新一代的智能制造。”
      “e-F@ctory虽然已经推出十多年了,但是它本身也一直在不断演进,今后我们将积极活用云端、IoT、BigData等最尖端的技术,支持企业活动和生产活动和中国各方面共同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楠和浩部长最后对e-F@ctory未来发展作出了总结。(CEC 石林才 采写)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