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物联网技术为急救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 发布时间:2012-06-20 www.cechina.cn
  •   6月20日,第四届中国救护车论坛暨全国院前急救装备智能化标准化建设会议2012年6月16日正式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感受智能急救,推进行业标准”即“智能与标准”。

      谢建浩先生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高效急救、智慧急救、急救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急救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与时代同步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出,因此作为急救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适时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重要手段创造全新的救护车、调度指挥、急救设备、药品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必须整体的全面的科学的规划和整合急救资源,有力地推动我国急救行业的发展。
      以下是演讲实录:
      谢建浩: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物联网技术为急救精细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其实我这个主题跟刚才我们朱主任所说的精细化管理,是对他这个理念的更进一步的解读和实现。关于物联网技术如何参与到我们急救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认为这个是我们今后院前急救所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汽车改装生产企业和从事于这些管理开发智能化信息化完善过程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首先,第一方面,时代发展的要求。其实从社会发展来看,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的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说其实有几大方面。第一是三公,公开、公平、公正制度设计。第二,最佳化管理思想。第三,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思想。第四,守信、守法和合规。 第二方面,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发展的要求,其实大家都能切身感觉到。朱主任刚才在精彩的演讲过程当中也说明了这些问题。其实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在变了,已经不是工业时代了,已经到达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世界上出现了很多的现象。首先你看,从美国来说,它提出来的是智慧地球,从我们中国来说,提出的是感知中国。总之,它是全球化、一体化的表现。 第三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技术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卫星定位、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电子标签和传感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普遍运用。从整个世界说,我们形象的描述为“头顶四张网”,第一张网是GPS,第二张是伽利略(音译),第三张是格罗纳斯(音译),四张是中国的北斗。所以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寂静的世界,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身处的环境已经到达这个时代。所以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基于我们时代发展要求。所以我们院前急救行业也不能独善其身,一定要参与其中。第四,社会运营的要求。社会运营的要求其实就是四点,一,开放的。我们所做的一切管理,一切运营都是开放的。第二是透明的,我们在座的也好,我们在走的也好,在飞的也好,在水下也好,都是透明的。当然,院前急救精细化管理,更需要透明。信息传播如此快速,网络如此发达,信息如此密集,所以说它一定是,在开放透明到公平的角度,这是社会的公正体现,是现代社会的表现。非常需要去强调的一点,过程是高效的。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急救精细化管理落到底,按照现代文明来说就是把有限的急救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这就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所以说高效是我们的目标。
      这是我前面讲的第一个内容。
      第二个内容,我国急救行业及救护车的现状。我就用两个内容来表达我们国家现在救护车的现状。2002年开始,2002年我们的救护车全国的产量只有500台,这个大家可能都不相信,这是有数据依据的。那个时候我们院前急救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救护车离我们非常远。到去年为止,全国救护车产量是1万台。从专业水平上看,运输为主要功能,这是第一阶段。到我们2003年开始提出做ICU前移,叫监护型救护车。现在我们认为时代的要求应该是智能型救护车,急救平台前移。它是一个为管理和专业需求的提供的一个平台。
      从我们时代要求和我们救护车类型的角度去看,从标准的角度去看,底层,满足患者运输时间的运输要求和ICU前移的专业要求的监护型,这是明显的工业化特征的产品。现在我们的时代已经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了,所以说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智能化、信息化的救护车,是什么概念?我想是急救平台前移。我们ICU只是急救功能的前移。我们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救护车,是平台前移。所以说一辆救护车,它可以包含着我们急救中心的所有功能。当然,也跟我们现在的苹果机一样,iPad、iPhone,都是这样,不仅仅是打电话的功能。
      二,监护型向智能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我在我这几年的研究过程当中,我发现缺乏底层数据。上面我们指挥调度系统非常完善,做得非常好,但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底层数据没有。电子病历还是手写的,收费人家出租车都有计费器的,我们救护车还没有自动计费系统。病人上下,驾驶员做的动作对不对,有没有反应得当,有没有按照规范操作,这些我认为缺乏底层数据。 第二,操作落后,操作的手段非常落后。举个例子,我曾经和我岳父一块儿转运,转到上海,所有一切的东西,病历、收费都是手写的,其实你们看,与这个时代如此的不协调。假如说我们在座的离开电脑,我相信你们一定没法工作。所以说,操作手段的落后其实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第三,整体功能融合性需要提升。就是说我们今天这次开的论坛,有那么多的嘉宾、领导和专家,有装备的,有车辆的,有通讯指挥的,有我们国家的管理机构,有质量管理部门的,有汽车行业的,等等。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家应该来注意我们整体功能融合和需要提升的一个课题。这是我说的三方面,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三,规范化和相应的标准无法落地。我说的无法落地不是说我们急救界没有去执行,我们去执行了,但是真正的数据导出和真正的控制程序和流程和环节,很难显现。
      第三,智能型救护车为急救精细化管理提供手段。首先,急救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急救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管理的文化,是建立在规范化和标准化基础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常规的急救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关键是引向深入,深入意思就一定要落地,一定要客观,一定要公正,一定要开放。那么是以急救资源价值最大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实现高效急救的必然手段。这是我对急救精细化管理的初步定义,有待商榷。
      第二方面,急救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我认为第一首先,要业务流程再造,以业务流程再造带动工作效率的提高,在急救业务流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医疗工作流程。当然,在座的是我的老师,我有点班门弄斧,但是我确实用心在研究。所谓急救医疗工作流程,不一一再说了,大家都是我的老师都是专家。我把它提炼出来,主要有几个节点,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患者,一个是操作流程规范,还有一个我们要评价它。
      当然,我们要有所作为,我们以急救计算机辅助系统为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以后,调度系统升级后,只要把调度和急救目的地、急救病人、病因、病人下发后的急救车自动完成下步程序流程,一,将自主检查车辆状态,随车人员,我们大量应用电子标签技术,随车仪器,随车药品,随车器械,和供氧时间,等一系列的手段。二,导航。三,自动生成电子病历。四,自动生成收费清单,五,自动完成每次急救的绩效评估。这个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人工手写的,它通过信息网络、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标签技术和传感技术来实现这些手段。
      所以说,我去了很多急救中心,我们急救中心有信息化网络化的一些手段,比方说在驾驶员前面装一个摄像头,我进去看的以后,这个摄像头被掰掉了。我说为什么要掰掉?他说这个东西装在那里多不自在。所以说,十有八九落地不了的。我们可视化、交互式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基础数据的生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两者都是一种支撑,我认为两者是一种支撑。 第二,依托急救信息化推动医疗质量控制。我用这么六个维度去解释,一个医疗行为、医疗技术、药品质量、案例、病种和满意度,这几个方面。第三,构建信息技术平台,推动全成本的核算。全成本的核算是各级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也是节约运营成本的主要手段。其实这就体现高效急救,精细化急救达到高效急救的明显。因为我们的急救网络其实建设已经非常发达,硬件上面已经,我认为已经有相当水平了,但是我们怎么样像朱主任所说的,把精细化管理落地,绩效考核跟上,达到的目的是我们高效急救和智能急救,和急救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第三方面,急救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和目的。急救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是我们的目的,那么高效运营、智能服务、可追溯、先进管理和控制的手段、功能和服务的融合,这五大方面,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急救的要求。
      第四方面,我推出的是一个概念,叫智能型救护车,I.ambulance,完全是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一个工具,或者是一个平台,或者叫一个终端。
      智能型救护车,我们初步定义六大功能。第一,急救调度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第二,急救智能辅助系统。第三,车载式宽带专用无线网,第四,远程HIS,第五,远程诊断和第六,远程医疗。这个可能会分成三到四个阶段去推进。
      急救调度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和急救智能辅助系统,这两个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到底是干什么,我待会儿会一一做介绍。
      第三个,车载宽带专用无线网。一个车子里面要这个宽带网干什么?其实我在无锡急救中心调查的时候,无锡急救中心王林主任的一个科长告诉我,给我启发非常强烈。他说你们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问题?他说车辆往往是到不了第一现场,车辆与病人真正的第一现场是有距离的,这段信息在车上是不可控的,急救中心也是不可控的。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无线宽带,车载无线宽带,把他和病人的第一现场连接起来。
      现在我们从基础上说,第一阶段来说,我们把职能型救护车的第一阶段定义为,要解决一个我们院前急救真正需要解决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基础功能,第一,电子病历。医院的电子病历到第三代了,我们现在呢?手写。香港的那份资料里面很明确的,照片拍在那里,一大摞的纸质资料。他们已经在改变了,已经在用电子病历了。电子病历我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急救不可回避的。
      第二,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就是说我们其实除车辆以外就是医疗设备,还有一个调度指挥。医疗设备怎么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急救药品的管理。当然,各个地方对急救药品管理的方法不一样,我认为药品是一定要管理的。第四,电子自动收费系统。你收费要自动化,不能手写。我们到餐饮店去点个菜点出来都是电子的给你打出来,你救护车上还在用手工写,这个已经不行了。 第五,绩效数据链。我们不叫绩效考核,也不能叫绩效完全的评估,我们叫数据链。我这个智能型救护车当中可以提供给你这些支撑,你有数据可做。第六,车辆状态及设备评价。第七,急救人员在岗识别。以后智能救护车上会带电子标签,每个医生、驾驶员都会带电子标签,不需要摄像头,不需要看脑门,身份识别。第八, 还有智能担架和智能导航。
      总而言之,智能型救护车,I.ambulance,五大精细化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从人、车辆、医疗装备、药物和数据信息链。
      第四方面,救护车标准的提升,推进高效急救的进程。其实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救护车是作为一种专业的运输工具来看待,这个在边远地区还是存在的。我们发展到一个过程,现在ICU前移,监护型救护车这个已经相当普及了。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应该是智能型救护车急救平台前移。
      所以说我在描绘我们救护车标准的时候,就是有这么三个内容。就是从运输型到监护型再到智能型。
      这是我们汽车行业标准的一个起草,评审,这是去年,我们也邀请了在座的,有相当分量的专家参加了这次标准的修订。
      谢谢,以上是我对物联网技术在急救精细化管理,为急救精细化管理提供手段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演讲。那么我当然很希望大家能够跟我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我本人的微博是新浪微博,凯福莱谢建浩,我们可以相互关注。
      谢谢大家,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教,谢谢。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