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下一朵云,会是谁
  • 发布时间:2023-02-22 作者:www.cechina.cn
  •   2023年是转变之年,环境在转变,商业也可能在转变,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存机会,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也是如此。
           一晃三年,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桌子、同样的电脑、同样的微信,同样是看着行业群里的讨论,延续的同样是那个“谁是下一朵云”的话题。
           稍有不同的是,之前大家谈论“谁是第三朵云”,如今讨论“第四朵云是谁”?
           这些年,受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及机构上云意识的勃发,那个看似不会动摇的中国云厂商市场份额分布,逐渐面目全非。华为云急流勇进的表现,不仅结束了“谁是第三朵云”的讨论,甚至更进一步,将腾讯云拉下马,锋芒直指阿里云。
           曾被大众认定为“保二争一”的腾讯云,则是在风云突变中,滑落至第三的位置。并与此同时,火山引擎的出现,亚马逊云科技的发力,老牌对手百度智能云、京东云的不断坚持,让其连“保三争二”的想法,也不是手拿把攥。
           包括受到政策鼓舞,信创市场鼓舞的国资云,在这个时代,同样具备不容小觑的长久战斗力。让2023,彻底成为一个风云有变,千帆竞发的大争之年。
           可无论如何,就技术储备、市场影响力、国际认同度等多方面维度来看,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的底蕴依旧最足,他们在国内市场前三的地位,短期依旧不会动摇。
           所以,其他云厂商在日后两三年间,最切实、稳健的进取方式,就是先站稳“第四朵云的位置”,并迅速建造出稳定的护城河,成为与前三相提并论的第四人。
           那么话说回来,面对“下一朵云”的头衔,谁最有机会呢?
      1 回看华为云,它摸出的成功路
           刨除前三,单纯比拼厂商之间各个维度中的能力,没有一家厂商有绝对理由稳居第四。
           因此,想要让预测趋近准确,就不得不去借鉴之前的成功案例,此时华为云突围成功的要素,就显得极为重要。
           2010年立项,2017年才面向大众,这消失的六年,曾让无数从业者给华为云突围打了“叉号”,然而华为云还是凭借着一手“压强原则”,完成突围。
           所谓的“压强原则”,也是华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即在成功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这种战略,用大众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则是“放弃当下竞争,提前布局下一阶段,在第二战场投入全部,进行背水一战。”
           的确,这种打法并不高级。不详细了解过程,一定无数人会认为华为云的突围,只是运气好,其他厂商只是“输天半子”。不过这种决定未来的比拼,也许就不需要什么弯弯绕绕,功成与否,往往看的就是统帅者抓战机的能力,以及下决心的胆魄。
           2017年,云计算市场正处于1.0时代的末端,算力的大小、弹性能力的强弱是当时主要竞争点,而这些与数据中心的基建数量有直接关联。华为云此时参与进来,即便不计成本投入,面对前行者的多年沉淀,以及同样高昂的投入,基本胜算渺茫。
           好在当时“互联网+”的理念出现苗头,让华为云察觉到云计算的发展,未来会偏向实业,这对其场景化能力、安全要求以及硬件适配有了要求。
           当断则断,华为云随即便牢牢把握住了这个不确定的未来,在稳步推进基础的数据中心建设的同时,也将集团之前的ICT能力调用,探究云计算硬件上的升级。
           不仅如此,在2017年间,任正非带着当时的华为云高管团队,走访了四川、陕西、山西、广东、浙江和湖北等地,并以技术为底,“互联网+”理念为轴,夹杂着诸多服务保障,拿下了一单又一单有关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大合同,成为了云计算向行业化的先行者。
           这一举动,让华为云受益匪浅。因为在2019年前后,云计算2.0彻底到来,产业云计算成为市场主旋律,而华为云此时不仅在技术储备上有着大量积累,之前行业化服务案例,也成为当时早人一步的极佳招标案例。
           之后,产业云计算的发展愈演愈烈,传统企业、政企上云意愿无比高涨的同时,对风控安全的要求极速提升。
           华为云则通过客户服务也察觉到了这点,于是在2020年3月份,任正非在一次内部讲话中就明确指出:“企业对安全性的要求要重过私人对安全性要求,企业要求高可靠。这个是我们的强项,是BAT的弱项。我们要坚持面向大中企业和政府组织,这就是和BAT不同的地方,我们要杀出一条不同的路来。”
           是的,华为云站在时代的关键点处,又下出了一步好棋。2020年间对于政企市场的坚持,对于云计算安全要求的正确预估,保证了其在近两年的高速发展,不仅结束了当年“谁是第三朵云”的讨论,甚至走在了腾讯云前面。
           回顾华为云的突围,看似酣畅淋漓,实则步步惊心。因为以上的任何一环走错,华为云大量地投入便成了无用功。而在此之外,每年对云计算事业部的组织调整,都是大换血,让那个时期的华为云的风险成倍增加。
           而战机的准确抓取、富有冒险意识的果断执行,以及成本的高额投入,这些要素汇聚到了一起,才让华为云的突围理所应当。
      2 接下来,谁的机会大?
           华为云的突围,本质就三个要素:正确的发展预测、果断地执行以及不计后果的全额投入。
           因此,回到“第四朵云是谁”的讨论之中,在参考云计算市场各个维度之外,这三要素也将成为各个厂商谁会突围的重要讨论点。
           百度智能云,京东云作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老牌劲旅,它在技术储备、资源储备方面,是目前竞争第四朵云的厂商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技术方面。百度智能云与京东云目前在IaaS、PaaS、硬件、算法模型上,皆存在领先的自研技术、产品和生态。
           例如,百度智能云“云智一体3.0”架构,通过AI IaaS层的昆仑芯片以及AI PaaS层的深度学习框架飞桨和文心大规模,让百度智能云形成了“芯片-框架-大模型-行业应用”自成闭环的智能化飞轮,做到端到端优化。
           京东云则大打“产业牌”。依托京东在云计算领域的技术、资源、平台和电商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通过整合全社会资源,推动地区电子政务的转型,从而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实现地区政府“互联网+政府产业”服务落地。
           资源储备方面,百度智能云、京东云的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基础架构模型等方面有一定的储备,虽然整体不如AHT,但得益于它起步较早的优势,以及长期坚持的结果,在这方面依旧领先其他云厂商。
           目前,百度智能云与京东云都在金融、制造、能源、城市、医疗、媒体等众多领域,为其领军企业提供服务,二者纸面实力都很强劲。
           但是,要想成为“第四朵云”,百度智能云与京东云的问题在于决心与投入力度。
           例如百度智能云,作为第一批云厂商,百度智能云的投入一直犹豫不决,虽几次被认定成集团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却也几度被取消其地位。
           尤其是在当下,目前百度的重心已经明显偏重于AI能力的变现,以及百度汽车的筹建,从侧面揭示出短期之内,在财力与精力有限下,百度智能云能获得投入重心不会太多。这点从百度智能云的宣传,一直偏重于“AI云”上,就可看出端详。
           因此,即便百度智能云兵多将广,但在主帅一心求稳、行事犹豫之下,突围概率也会有着明显下滑。
           再看京东云,它与百度智能云的现状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是存在一定的技术、资源与客户积累,同样是非绝对核心业务,电商、仓储供应链,才是重点,这也让其突围机会大大减弱。
           因此,百度智能云与京东云稳占“第四朵云”的可能性,难以排在榜首。
           亚马逊云科技,也就是AWS在近些年国内云计算市场发展迅速,成为近些年市场上的亮点。
           而亚马逊云科技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迅速的进步,与当下出海风潮兴起以及云计算走向产业化有着直接关系。
           产业化方面,随着数字化创新和转型的大潮从互联网领域向传统行业渗透,应用云计算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逐渐由第一批互联网企业向传统行业如制造、汽车、零售、医疗和生命科学等拓展。
           为此,亚马逊科技抓准时机,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团队支持企业级客户的业务,深入汽车、制造、金融等传统行业来了解客户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上云、用数、赋智,推进数实融合,进一步拓展了市场。
           此外,随着技术进步,中国企业能力与信心的双重增长,配合着企业为求发展进行的市场拓展需求,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这两年开始出海到海外。
           作为海外第一的云计算厂商,亚马逊云科技无疑成为这些出海企业的重点选择对象,这进一步拉动了其发展空间。
           至于投入方面,亚马逊云科技在海外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是一条可持续的通天大道,因此为了更快走向远方,其投入力度也是只高不低。
           然而,亚马逊云科技虽然在投入、机会抓取、下定决心方面都很优异,但限制其成为“第四朵云”的最大挑战,则是作为外来云,在目前国内最火热的政企市场、以及精密高新制造市场上有所局限。
           因此,这对亚马逊云科技的突围造成了一定限制,削弱了一些的成功概率。
           国资运营商云方面,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浪潮云在目前也是不容小觑的黑马。
           尤其是在当下政企市场火热,而安全是政企必须考量的因素,三大运营商云、浪潮云等国资运营商云拥有正牌“国家队”的背景,在国家支持信创、自主可控、自主创新的趋势下,自然会优先获得政府、金融等用户信任,同时也为其云生态建设奠定基础。
           同时,配合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持续推进,厂商算力差异被极大程度上的削弱,国资运营商云的劣势也逐渐被归纳至“非重量评估”中。这对其突围带来极大的利好加成。
           然而问题在于,政企市场的火热虽然不是昙花一现,但是随着大环境复苏,民营经济极大可能迎来新的勃发期下,国资运营商云由于在软硬件等方面,平台层以及应用层,都与一些民营云厂商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后续乏力也是极有可能的情况。
           并且,至于投入方面和拓新方面,国资运营商云情况复杂,但大概率会以“稳”为准,所以总体而言,其突围机会应不会高于前几位。
           至于,火山引擎这个新入局者,从纸面实力上看,应该是机会最小的一个。毕竟作为一位“大后生”,它起步晚,技术、资源以及客户储备有限,并在当下大热的“政企市场”少见作为。以上这些情况,都层层削弱了其突围的可能。
           可如果吸取华为云突围的经验,火山引擎的突围潜力反而不低。
           具体来看,火山引擎虽然在资源储备上处于弱势,然而,它一方面刚好赶上“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建设,同时不排除日后火山引擎有自建数据中心的极大可能性,在算力竞争上,火山引擎虽弱,却不至于成为致命点。
           技术上,火山引擎起步晚,但得益于集团内抖音、今日头条、TikTok这样的超级C端App,能利用海量数据打磨技术模型,形成先进技术架构。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火山引擎明明在2020年6月才正式对外,但面对2021年、2022年的春晚,以及刚刚过去的世界杯,其都保障了良好的转播互动效果,且稳中有进,这足见其技术发展进度之快。
           行业化上,集团内飞书、巨量引擎等B端产品,也能在服务客户,提升自身的同时,广泛汲取千行百业的实战经验,凝练越来越多先进化的行业云解决方案。
           在2022年7月,火山引擎发布全新Slogan“云上增长新动力”,并推出以云为底座的一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包括企业上云和智能营销通用方案,以及覆盖金融、汽车、消费、文娱、医疗、通信传媒六大行业的云上增长方案,可见其行业化能力发展之迅速。
           市场发展方面,正如上述所提,政企市场固然现在火热,但伴随市场经济复苏,民营市场二度迅速发展的可能性,火山引擎以“增长”为发力点的战略,很可能踩在了接下来云市场的发展节奏之上。
           而最重要的是,目前字节跳动对于火山引擎的发展定位极其看重,将其列为6个BU之一,与抖音、大力教育、飞书、朝夕光年和TikTok并列,这也象征着,火山引擎潜在投入力度极高,投入决心极强。
           火山引擎确实是起步晚,站位低,这也是其突围的最大问题。不过华为云的抛砖引玉,也让人们不能忽视火山引擎的突围可能。
           综合以上讨论,以上几位“潜在下一朵云”,亚马逊云科技和火山引擎的同比可能性会稍多一些。
           前者虽有限制,但是“第四”位置的不上不下,配合出海市场的强劲势头,或许刚好够用。后者则是“年轻、潜力足、下手狠”的作风,配合预估的民营经济复苏,不由让人想到过去的华为云。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2023年是转变之年,环境在转变,商业也可能在转变,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存机会,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也是如此。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