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码的来历
1994年,Denso Corporation发明了Quick Response Code(快速反应码),即我们所说的QR码。QR码是一个二维的正方形条码,比传统的通用产品代码更易于被机器识别,并且能够存储大量的信息,即使QR码本身被修改美化过也可以被机器读取。
自诞生之后的15年内,QR码一直用于工厂和库房等工业领域。当内置有摄像头并安装有识别QR码应用的智能手机出现之后,广告商才看到了QR码能够带来的无限商机。在商业领域首先置入QR码的是URL连接地址,消费者拿起手机扫描之后就可以进入已经设定好的网络链接,从而可以访问商家的网站,免去了输入网站地址的麻烦。聪明的营销人员进一步开发了QR码的存储能力,用户扫描之后还可以看到彩色图片。
问题随之而来
QR码如果使用合理,可以细分消费者类型,并由此开展不同的营销宣传。例如,房地产商可以在宣传册上印上不同的QR码,不同的QR码代表不同的房子和价格。然而QR码的一个缺点就是需要打开网站才能显示内容,因此只能记录IP地址,而无法记录手机号码,这样一来QR码所有者和传播者(广告商)就不知道他们的QR码宣传效率如何,也无法进行后续跟踪销售。
消费者可能因此而白白流失。传统、简单的“发送XX到XXXX获得更多信息”的短信营销模式却能获得更多消费者,还可以得到消费者的联络信息,效率高过QR码。
当然,最新的QR码技术也可以让用户扫描后发送短信,但是相比短信,QR码劣势太多。而且所有人的手机都可以发短信,但不是所有人的手机都能扫描QR码。
不能扫描QR码,难道是用户的错?对大多数手机用户来说,扫描QR码并不容易。许多智能手机不带QR码扫描应用,用户需要去下载相应的应用程序才能去扫描QR码,这样繁琐的过程减少了用户去扫描小小的二维码的几率。即使像Windows Phone这种自带QR码扫描的手机整个扫描过程的流畅性也不尽人意。笔者使用的是Android手机,扫描QR码需要5个步骤:
1.打开相机
2.拍照
3.打开照片
4.点击分享
5.点击“解码QR码”
解码之后,出来一个连接,手机浏览器自动载入,整个过程耗时不少。
人们对QR码的误解:正如其他科技一样,QR码也有自己退出市场的理由。QR码完全是营销人员误解后的产物。他们认为有了QR码就意味着人们会去扫描。笔者在高速公路的广告牌上看到过QR码(时速80迈,谁来拍?),也在运动员的短裤上看到过QR码(既尴尬又羞涩),还有不少网站也出现了QR码(我原本可以直接点连接的,为什么要扫描)。营销人员对QR码的误解让他们看起来智商低于常人。
竞争对手
目前能最快取代QR码的可能就是AR现实增强技术。因为现实增强技术能根据环境提供相应的内容,而且不占用传统印刷媒体,还能更好地利用在已有的设备上。
NFC近场通讯以及RFID无线射频识别虽然运行原理不同,但是功能基本一致,都有取代QR码的潜质。NFC和RFID不需要识别图形,目前有不少智能手机采用相应的技术,并且已经在工业领域大规模应用。
语音助手:因为IPhone的Siri语音助手的蹿红,原本需要接线员的语音助手现在已经被电脑语音助手代替。用户只需要对着手机说话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信息,也不用输入地址了。用户所获得信息比短信、QR码还要多。
QR码的死期
营销人员怎么处理那些没有智能手机的用户还有那些不会扫描QR码的用户?
不出几年,营销人员对QR码的利用率将更上一个台阶,但是越简单的方法越有效,短信、语音助手、NFC、RFID一定会取代QR码。
QR码还有救吗?
大概,没有救了。因为QR码的效率太低,如果没有大型企业或者大广告商的支持,QR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几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