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想起前段时间一个关于自己的冷笑话。
深夜误入某QQ群,温良谦恭让地发出邀请--希望有物联网业内达人介绍一些行业内有意思的公司或人,以便采访、漫聊以及满足好奇心。然后一位好心的ID给我推荐了两位仙儿,第一位的title是北京某公司的负责人,在这位好心ID报出他的手机号码之外,我惊恐地发现:这位"负责人"竟然是我那位在外跑了2年江湖的大学同学,2个月前还一起吃过饭,而他目前根本没负责什么公司;第二位是一个生产性企业的负责人,在他报出公司名称之后,我发现是2年前的一位AD客户,但这个企业跟物联网没啥太大关系。最崩溃的是,帮我介绍的这位好心的ID竟然在一枚投资公司任职……想象中做投资的人一定是火眼真睛才对,现在看来也不全是。写下这个故事并不是为了揭短,而是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被供奉了三年的概念应该呈现给我的答案。
作为"干货主义"的崇拜者,就本人的恶趣味而言,今年4月中国电子学会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物联网大会"最让人心花怒放的内容应该是最后一个分论坛了。论坛主持人是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的副秘书长王新霞女士,邀请的嘉宾有前诺基亚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马建,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晓东,上创信德总经理秦曦,中关村物联网联盟秘书长张建宁。主持人说,"今天我们请上台的都是'物联网的老人'"。虽然还没有到痛说革命家史的时候,但听"老人们"讲讲物联网的旧闻也能抚慰台下一批物联网发烧友们的心灵。
比较有意思的是,张建宁上台后依然保持着巧笑靓兮的嘻哈风格,希望能制造一些轻松的气氛,而他那向空旷的会议厅二层挥手致意的郭德纲式的桥段,并没有博得意料之中的哄堂大笑,现场的观众回应的是沉默。很显然,这种茶馆里的包袱对于物联网专业观众并不适用,对于依然对物联网无从下嘴而在台下竖起耳朵全神贯注的观众而言,他们并不需要这种刻意的轻松,他们坐下下面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在哪里。从现场来看,坚持到会议结束的观众不是物联网的专业铁杆粉丝,就只能是等着打烊的会场服务员了。
在主持人问到"您认为目前物联网存在的最大问题"的时候,每个嘉宾从自身的位置出发都有不同看法。马建认为,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但缺乏创新应用的开发者,有力地反驳了业界流行的"核心技术缺失论";秦曦认为,目前最大的障碍是"分割",而这种"分割"不仅仅体现上应用系统的融合,更表现在"八个部门管理一个停车位"的尴尬与担忧;马晓东认为,物联网光靠政府的公共财政推动是有限的,需要社会资本融入到产业发展中来。但问题是,在"戒备森严"的政策性市场,大型国企已经闻风而动,民间资本如何流入?流向何方?张建宁认为,企业需要放弃已经打下的江山,跳出已经烂大街的条条框框,把物联网当成一盘生意来做。这其实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论调,就像谷歌干掉微软,facebook超越谷歌一样,每一种商业模式的巨大成功都必然是与前人的思维划清界线的。这或许是物联网创业者所必须注意的,特别是在一帮大佬将拷贝国外模式进行"本土化"就称为"微创新"的当下。
秦曦在论坛中提到一个并未被真正讨论的问题,作为一个"看前景看预期"的投资公司,他们同样面临着"什么样的企业是真正的物联网企业"这样的"终极问题",现场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答案。邬贺铨院士说,物联网与其说是一个产业,不如说是一种服务或应用。在这样的观点面前,我觉得至少可以将一块RFID芯片卖两块五毛钱的企业排除在外"真正的物联网公司"之外,虽然它们并不愿意。
相比张建宁先生在台上毫不掩饰地奋力"叫卖"的某二维码公司,再除掉会议宣传墙上intel、cisco等金光闪闪的LOGO,本次物联网大会的明星企业应该是车友互联。这家做车联网的公司据称已有"15万用户",这15万用户的含金量在于,互联网公司的15万用户可以是15万个注册来自同一个IP的马甲,而它的15万用户则必须是一辆辆钢铁玻璃与橡胶构造的汽车。从PC屏幕到手机屏幕,从电视屏幕到汽车里的屏幕,智能时代,我们显然已经从浏览器控制权时代,客户端控制权时代,进化到屏幕控制权时代。车友互联要做的是作为一款软件或系统进入汽车仪表盘旁边的"屏幕"。当我在问到车友互联的定位时,他们的负责人毫不犹豫地说:我们要做车联网领域的"微软"。这样的回答里多少能找到中国互联网公司创业的影子和逻辑--即必须要找到一家成功的世界级公司才能解释自身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在讲究行业特性的物联网领域,操作系统或者说操作平台或许能让中国的物联网企业找回在windows面前丢失的颜面,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互联网以用户数量得天下的"注意力经济"或者"免费模式"可能要被物联网彻底颠覆,要盈利必须"按件计费"或者"按需收费",这种付费服务的模式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给小费习惯的国家里怎样被用户接受,才是车友互联类似企业需要严肃思考的问题。
无独有偶,就在"小米教主"和"红衣教主"杀得满眼通红的当儿,当我在微博提问"远望谷为什么做手机"的时候,一枚马甲兴致勃勃地说:……前途无量,超越谷歌,超越微软……这让我登时不知道如何是好。一个美好的愿望并没有错,而自不量力的狂妄却不亚于心照不宣的气短。或许,做不做手机,做成什么样的手机并不重要,为上次在23元的时刻大规模减持之后从来没有上过20块钱的股价打点鸡血才是最终目的。
在大会的中途跟一位基金公司的分析师聊天,她是一位因为看好物联网行业而从技术职位转行的分析师,他认为目前国内对物联网的产业链还没有一个靠谱的全景描述,一些利益相关者都在以自我为圆心在画圆,缺乏真正客观的评价,并且她说她希望能做这件事情。我说,并不是大家不愿意去客观描述,是因为目前还存在混沌,还无法描述,我们只是在无限接近物联网的真相,自以为客观全面的产业图谱时刻在被急剧变化的产业现实所否定。因为在物联网当前的状况下,每一秒都是新的。我们还处在物联网的后半夜,真正要客观的描述,还要等到天亮以后。
物联网必须要脱下"政策性市场"这层袈裟,一个依靠公共财政拱起的市场,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足够的警惕与清醒。这种警惕是政策制定者与监管者对于个别公司利用物联网噱头攫取公共资源(例如物联网专项资金)的警惕,是涉及物联网的管理者对浑水摸鱼泥沙俱下的警惕,这种清醒是创业者与从业者对市场现实与产业现实的清醒。记得很早之前我就说过:一个没有八卦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行业,而一个严肃的行业并不需要一直的刻板和危坐正襟。至少在目前看来,我们要么显得放浪形骸,要么显得过于一本正经。
回到主题,物联网的后半夜,我们该干点什么?物联网需要彻底的祛魅,而"祛魅"并不是一些一年四季一个PPT包打天下的"专家"所能解决的,而是要"多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政策性、资源型市场"的面具要一点点地撕裂,直到每个企业能看清楚物联网真正的血肉。物联网需要去除高深莫测的神秘面膜,需要将技术做成生意,需要从产业思维进化到产品思维,这是一个平民化的过程。平民化的过程就是产业化的过程,就是流行普及的过程,就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过程。
从今年的中国物联网大会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后半夜无疑不会平静,很多我们曾经自以为正确的价值将被重新评估,很多我们曾经不以为然的问题将被重新审视。物联网的天就快亮了,Are you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