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以来,网易员工的业余话题,不经意间被摆放在杭州研发中心走道上那与猪有关的展板闯了进来:“这是中国第一座依据动物行为学设计的猪舍,内部依次分为进食区、休息区和排泄区。利用动物原始本能的三点定位技术可使猪集中定点排泄,便于后续清理。”
“如果这些猪特别有个性怎么办?”一位T恤仔裤、标准IT男打扮的男孩这样问同伴,雀跃的神情就好像谈论的不是猪,而是暴雪的某款新游戏。谈话时他们应该刚刚在食堂用完早餐,正准备前往办公室。老板丁磊笑眯眯摆弄一群猪的漫画展板就等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
这不是网易人第一次调侃老板和猪。在去年3月,猪场定址于浙江安吉时,游戏事业部就曾传出拟上线道具“网易猪肉宝”,用一次能加十颗血。转眼又一年过去,“网易猪养得怎样了”依然是盘旋在中国互联网界、养猪界、食客界、舆论界上空,乃至网易内部,至为神秘的一个话题。
让猪幸福起来
网易的养猪场,选址在安吉县的皈山乡洛四房村。安吉是全国首个生态县,距离杭州两小时车程,也是《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介绍过的“中国最美丽乡村”。
这里是黄浦江的源头,出产口感不输龙井的白茶。除了竹木加工、转椅组装,这里没有任何工业,山明水秀,空气清冽。这里的乡下保留了乡村的形态,但很早就进行过系统整治,生活垃圾集中管理回收,随便几栋农民房,看起来却有联排别墅的设计感。
不过,为猪选择居住胜地并不是参照人类的标准就可以的。据了解,为了确定养猪地点,网易的国内外专家组拿着一份900分制的考评表,先后在湖南、江西以及浙江的金华、衢州、宁波和安吉的邻县德清考察了几十块地,光安吉就考察超过了二十块。
在对温度、湿度、降水、风向、地下水质、地质灾害概率、生物隔绝性进行精密检测和化验之后,他们发现,许多人类感觉美好的地方对猪而言却不及格。比如离洛四房村不远处的一片清幽之所,就因为隔着一座山的下风向处有个垃圾填埋场而被否决了。试问,有哪家房地产商会秉持此等情怀为人类寻找家园呢?
转进一条新修的黄土路,两侧是打理齐整、刚刚采摘过的白茶园。一道沟渠环绕山前,水流叮咚,附和几声鸟鸣,山上竹林间拉起绿色的栏杆以示分界—养猪场到了。
准确地说,那是一整片山谷中环绕着一座小山包所形成的乌龟头形状洼地。按照规划,山的北面由北向南、顺时针方向将依次建造公猪舍、母猪舍、小猪舍、成猪舍;山的南面逆时针方向则分别是饲料厂、处理粪尿的环保站和办公区。一条环场道将所有部件串联起来,小山包为唯一的出入口提供了自然掩体。以其为中心,“外部-食物-猪-排泄物-外部”构成一个单向循环,“网易猪”们将在其中度过一生。
现在,所有土地已平整完毕,环场道可以通车,杂树尽数迁移,四合院式的办公区已在施工。但不知为何,总觉得缺少一股大公司、大项目和紧锣密鼓的时代感。下车、站定、凝神,一分钟后我找到了问题所在:没有工人打桩、焊接钢条所产生出来的标准噪音,这里安静得不像一个工地。
“猪场的所有设施都是用高脚架垫起来,就像‘吊脚楼’一样。所以只需把土地压实,不必打地基。”全程参与“丁磊养猪史”的网易CEO助理、现任网易农业事业部副总周炯解释道,“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破坏地表植被,拆除房屋就能马上复垦。而且雨污天然分流,便于污染物的处理。”
猪舍的设计方案由设计过北大、清华两校图书馆及北京奥运场馆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操刀,他们的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团队代表了国内较高水平。负责暖通的工程师还参与设计过中国南极科考站,而网易对猪舍温度控制有着同等级的要求。
即使如此,项目的规划设计也并非一帆风顺。以往的所有建筑理论都只适用于人居,而现在必须从头思考猪的起居需求问题。
在遍查文献及咨询了若干专家后,网易才知道两头猪打架的平均追逐距离是14米,所以猪舍要设计得比14米宽。猪对同类的识别极限是20头,所以一间猪舍里要放超过20头,这样它们便记不清彼此,于是乎相处融洽。
另一些安排则近乎“奢侈”。比如,空气在进入猪舍前会先通过一个空气调制室进行初效、中效双层过滤。这等于给猪舍装上了与北京国贸三期一模一样的“中央空调”,能阻绝大部分携菌带毒的PM2.5。这样,猪即使没有服用抗生素也不会生病。
再比如,网易“猪厕所”里安装有气体传感器。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或甲烷浓度一旦达到设定标准,水龙头就会自动打开把粪便冲走,确保猪们的“方便”场所空气清新。
从来只为人居贡献智力的建筑专家们感慨,设计过猪舍才发现人居太简单了。而承建这样一个复杂而特殊项目的施工队,则是为绿城地产建造豪宅的专门单位。
“这里马上要建一个猪的‘中央厨房’。食材选用产自东北的大豆、玉米粒、豆粕、豆饼,配合一些青饲料,在‘厨房’混合加工后通过多条料线分配到各间猪舍。每只猪都会有一个RFID无线耳标,相当于‘身份证’。当它走到食槽前,由德国顶级设备商定制的自动饲喂系统就能立刻识别出它是谁、食量多少。它喝的水是这里的天然山泉水,水质比市面上卖的大多数矿泉水还要好。”
“这里要挖一个湖,做水空调。两米以下的水水温恒定而且比较低,夏天用水交换的方法给猪舍降温比空调效率更高,而且更环保。”
“雨季已经过去,夏天要辛苦工人赶赶工期了。很快会有工作人员进来调试设备,11月这里就将完全竣工。”
周炯的手指在空气中挥舞,同行者的目光却落在了因温差呈现一片雾气氤氲的水面之上。
“难产”的猪
豪宅参观完毕,让我们关心一下故事的真正主角—猪。它们在哪里?
采访中,周炯披露了关注猪种的最新进展:“育种已经在同步进行,理论上11月小猪就可以进栏,计划所选用的猪种大概6-8个月即可上市。所以即便按照最快的速度,也要等到明年年底。”
这是“网易猪”第一次被排上上市日程。如此说来,想要吃上猪肉,还需等上一年又半载。
其实,到现在为止,距离2009年2月底丁磊在广东省“两会”上抛出爆炸性“养猪”新闻,已过去三年。
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有关丁磊与猪的传言未间断过:丁磊选中了日本的鹿儿岛黑猪;丁磊要引进西班牙伊比利亚黑猪;丁磊已经在金华养了一万头猪;丁磊的猪年内端上餐桌;猪肉价格已降,丁磊再养不出猪来必将血本无归……“互联网首富”与“猪”的组合显然撩拨起了民众的无限热情与想象力,但这些消息已一一被时间证伪。
“心急吃不了好猪肉。”这几乎是丁磊应对“猪养得怎样了”的标准回答。这位在互联网圈以低调、苛求品质著称的大佬相当沉得住气。但事实上,与等着吃肉、看热闹的大众相比,更加心急的应该是他自己。
在网易,负责养猪的农业事业部只有十来个人,地位却与另外三大核心业务—邮箱、门户、游戏事业部平级,可见猪在丁磊心目中的地位。他也确实没少付出心力。三年里,他的互联网同行们捧红了微博,打过了“3Q大战”,在视频和团购上砸下不少银两,眼下又集体嚷嚷着要造手机,但关于他的新闻却总是:在日本琢磨鹿儿岛黑毛猪的大理石纹,去西班牙探访橡果林中沐浴朝阳的伊比利亚黑蹄猪,到荷兰寻找违背“猪”性的限位栏的替代办法,还从动物园请了驯兽员培养猪上厕所。可是三年了,玩儿高科技的互联网公司都该上市了,为何猪还养不出来?
“三年前我们都是门外汉,虽然有一定学习能力,但进入这个行业后,我们才发现有待论证和解决的问题非常多。”网易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毛山这样解释,“比如,日本、俄罗斯一度非常流行发酵床养猪,宣称零污染,但为什么这么好的模式没有在全世界推行?适不适合中国?我们向许多同行、专家讨教,却发现大部分人都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无法解答。所以,我们只有大量搜集资料、拜访专家、去到国内外养猪场实地考察,把中国几千年来的养猪史、全世界所有的养猪技术路线和采用的原因全部厘清,才能解惑答疑,找到自己的路。”
其实这也从侧面点出了一个事实:网易农业事业部成员,没有一个人养过猪。就拿最核心的“养猪三人组”来说,丁磊自然不必介绍,毛山是丁磊的高中同学,大学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自动化控制,毕业后在香港太古集团修理民航客机;周炯则曾是记者,与早年在广州创业的丁磊熟识。三个不同背景的人在2009年才聚在一起,唯一能扯上猪的共同点是:都是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