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经验证明,我们是巨大的市场,而且是试验市场。我们还常常以此为荣,甚至把市场换技术作为大战略(国家战略)。当年CISCO的高端IP 路由器,第一台第二台都是卖给我们中国的。当时就奇怪,不就几百万买了一台设备,就劳驾他们的VP来一趟河北石家庄?因为我们帮他在做试验,他没有支付我们试验服务费,是我们掏钱买了设备,还掏钱让自己的技术人员去培训如何使用这台“新”产品------当时ATM设备是主流,IP交换只有CISCO在推。
CISCO是营销高手啊,IBM更是营销高手,而且是战略营销高手。蓝色巨人每过几年就推出一些新的概念,让大家热血沸腾的买它的蛮贵的硬件、软件和服务。
贵有贵的道理,LV包为什么贵?不是材料好,也不见得说它的设计有多好。是因为LV这个牌子就代表了“引领潮流”。当“潮人”当然要付出代价;一直要当潮人,其代价不菲;你身处中国,要当法国LV的潮人,那么你要付出的还有更大的风险------跟错了潮流。
IBM在2010年开始推出了智慧地球smart planet。这又是一个潮流。其抓手是“智慧城市”。这是对着我们来的,因为我们是大市场:全世界那个国家有那么多“超大城市”需要智慧化的?我国有660个城市,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260个,县级市381个。而丹麦,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只有1个。
那么这次,我们继续买单,继续试验,继续献身?
在继续之前,至少要思考两个历史证明的事实:市场换技术是不可能的;没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业是“空心花萝卜”。因为智慧城市是个大大的新兴产业,所以这两个事实更要成为“规划”这个产业的基本点------尤其是每每被漂亮的PPT搞晕的时候。
智慧城市是新兴产业,而且是我们国家难得的可以引领下一轮新经济的“自主”产业。就像大规模的3G建设,我们拿出三分之一的机会,就把有30%自主的TD-SCDMA标准变成了国际标准之一,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会带来IT领域、能源领域、新材料领域的更大的机会。
智慧城市,就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上,再建一个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数字的、网络的、虚拟的、智慧的城市。所以它是投资。
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了城市居民的新体验。比如移动电子商务、比如视频通信,比如高清电视,智能交通等等。这些都是新的“现代服务业”。所以它既是投资,也是消费。厦门在厦门移动的支持下,启动智慧城市,2009年带来的新增消费9个亿。
智慧城市需要极大的技术创新。很多技术,在智慧城市的角度看,远远落后于需求。很多问题,比如堵车,比如流行病控制,比如终身教育,比如老年护理,诸多问题,需要更高性能的、更方便的技术和设备。
智慧城市带来新的服务经济。城市中的水、电、气,都将变成服务,出现新的服务供应商;原来的政府各职能也会因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转变成为公众服务,出现新的第三方服务商。更不用说已经启动的电子商务。
因此智慧城市真正要考验的是政府决策智慧。因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服务经济”---的本质是服务型政府。
是以人为本,是市民为本,还是以汽车为本,以公务员为本?是自主创新,还是招商引资,市场换技术?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在智慧城市这个显然的产业新浪潮过来的时候,先梳理清楚了,再去当潮人——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是潮人:最近大家不都在建设云计算中心吗?
在智慧城市这个事情上,即使要做潮人,吃“新鲜”的,也要学学杨贵妃。她身处西安宫中,却非得要吃到摘下来少于3天的荔枝。这个潮人赶的“百马死山谷,至今耆旧悲”,但也留下四川涪陵建优质荔枝园,留下涪陵至长安的“荔枝专用高速公路”------“荔枝道”。否则,我们按照IBM的规划,买了一堆传感器、一堆网络设备、当然还要买IBM的服务器和数据库,还要用什么zWAVE物联网标准的芯片,再支付一大笔的软件费,再养一帮所谓的集成商。
这样一来,多年以后发觉,我们又是一个试验场。浪潮过后,美国NASDAQ的前几名被智慧城市产业的相关企业占领了,而我们的A股B股H股,还依旧是中石油、中移动、以及房地产。那这个潮就白赶了。
智慧城市是潮,要赶,就要“赶”出点名堂来----赶出一个中国领衔的智慧城市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