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百年质量简史
  • 发布时间:2022-12-14 作者:林雪萍
  •   人人都爱质量。但质量却是知易行难,而且是百变面孔,令人难以捉摸。
      在工业发展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工业主题能够像质量主题这样令人着迷。质量具有典型的两面性,既像是工匠精神的一丝不苟,也有管理者的艺术特性。前者让制造工程师孜孜不倦寻求最好的质量境界,后者则让企业家乐于探索,进而带动整个组织参与质量世界。
      质量充满了各种经典之作,还有众多影响深远的质量大师。有朱兰严谨壮观的《朱兰质量手册》、克劳士比诙谐易懂的质量语言,也有戴明直逼人心的质量理念,还有费根鲍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石川馨的十四般武器和质量圈,以及刘源张诙谐直率的观察。就像是看一部历史剧,英雄豪杰们依次登场,各有独到的见解和领悟。随时读来,随时痛快。
      大师们的质量理论往往都是自成体系的,就像一座一座山峰,各自肃穆巍然,一入即为洞天,别无他念。但有时候也难免会觉得不过瘾:如果把它们都放在一起,相互之间将呈现何种关系?如果再把这些理论穿插在制造变迁的洪流中,又会是何种景象?
      《质量简史》一书,就是试图将各种质量理论串联起来的一本书。

      它想为企业高管建立一种全新而宏大的质量视野,形成系统化的全局性质量观。单独谈论质量工程或者质量管理的本身,很容易将质量锁进一个质量部门或者学术象牙塔的囚笼里,难以产生广泛的共鸣。只有将质量意识从企业高层、中层到一线职员建立广泛地连接,而且要在全社会引起振荡,质量理念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制造才能真正脱胎换骨。
      《质量简史》将各家的质量理论与制造实践用时间轴串了起来,它以制造为背量,描述了现代质量的理论变迁,从而试图回答:在看上去简单的质量面纱背后,为何会呈现出如此多样化的面孔?这也是一次试图看穿质量“变戏法”的实验性尝试。
      质量往事,并不遥远。1920年是一个质量发展历史分隔线。此前,泰勒科学管理确定了劳动力的科学计量。它带来了很多令人不舒服的体能测量,但奠定了管理学科的基石。而此后,梅奥教授则确定了“人本主义”的理论,人的社会关系和工厂的同事上下级关系,更多地决定了生产效率。这两种先后诞生的理论意味深长、相互镜像,为今后管理学科的流派奠定了两大宏旨巨大的分支。它们各自分支的发展,也对质量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从1920年开始,贝尔实验室的理论基础和福特汽车大规模生产方式,都决定性地奠定了今后质量发展的根基。数学也大放异彩。数学科学就像探照灯一样,照亮了车间的每一个角落。统计科学与制造工程的结合,让质量缺陷暴露在数学精确计算的世界中。到了二战结束的时候,作为全球制造大国,美国已经形成了完整军工复合体的工业体制。这其中,军方对质量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1950年开始,“质量明星”无疑是日本和德国制造。这是一个关于“坚守质量将会让一个国家从废墟中站立并成为制造强国”的神话。日本民用品如汽车、电子等产品征服了美国,做到了它用海上舰队所无法实现的事情。质量理念在美国也被重新刷新。而在同样的时期,德国工业设计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形成了德国特有的质量特色。二战后日本和德国的制造业几乎都是在废墟上快速崛起,这让人们意识到高超的制造能力似乎并不借助于物质基础。在追求卓越质量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对于质量理念的执着,足以弥补物质基础的缺乏。
      1980年之后的十年,是一个值得质量界顿足和回味的年代。因为美国对日本制造的惊诧和崇拜,擅长造神的美国产业界,让以戴明为首的质量大师们成为社会级的偶像。在指导制造现场进步的过程中,很多质量研究者的个人想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杠杆作用。质量就像一部舞台剧,需要明星效应来激活。质量意识其实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有在感受到共鸣的时候,它们才会被激发出来。于是涌现出了一批质量大师的辉煌成就,论证了那是个质量群星闪催的时代。有了质量大师的理论,使得工厂枯燥的计算方式变得生动起来。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家们听到了多样有趣的关于质量的争议,也纷纷加入质量讨论和实践的序列,这让质量最终成为企业全员参与的话题。对于质量人而言,这是一个最值得记忆的辉煌年代。质量对社会的贡献,被推到了前台,引发了人们强烈的情绪共鸣。
      从1990年到1999年,全球化的要素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质量需要以标准化的形式,横扫五大洲。人们需要恪守共同的标准,才能迎接全球化的融合。质量体系和标准也变得愈发成熟,展示了质量能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姿态,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这场质量大戏的华彩乐章。从2000年到2014年,“中国制造”为制造提供了大量的工厂基地。高速发展的节奏,将质量理论深入地带入高速大规模的生产应用。
      质量不是“独行侠”,它是一直伴随在制造身边的“带剑侍卫”。换言之,谈论任何一种质量理论的诞生,其实都无法脱离当时的制造形态。工厂效率的提升,与质量理念螺旋提升,呈现密切的交互关系。
      这意味着质量理论,需要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反复选代和更新。这也是为什么《朱兰质量手册》作为质量界最具进化精神的图书,已经出版了第七版的原因。
      2015年德国提出的“工业4.0”,引燃了全球制造的全新热情。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大量应用,给质量带来了全新的特征,印象令人深刻——尽管这些特征还并没有成为一套系统的质量理论,就像是火山爆发前四处冒气的山石,但人们已经知道重大事情即将发生了。同样,强调可持续发展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也越发成为企业不可回避的命题。它跟质量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质量理论,等待新的突破。这或许是中国质量可以为全球贡献新的质量理论之时候,值得期待。
      在百年质量历史的回眸中,可以觉悟到质量具有退化的特性。它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恶化,而不是保持人们所期望的原状。保持或者提高质量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如此看来,对抗质量退化将不得不成为企业家的天职。这一点,有时被很多管理者所忽略。
      从克劳士比惊世骇俗的《质量免费》一书开始,质量变成了一门明确的金钱语言。但对于这样一门语言的使用,各个企业展开的方式并不相同:有的管理者将质量看成是一种投入,有的管理者将质量看成是一种减少亏损的方法,还有的管理者则把它看成是一门创新的战略——通过创新质量方式,使得质量具有捕获客户满意度的魅力。可以说,同样是“质量战略”,有的企业让它变成了防守的艺术,少数企业则让它变成进攻的工具。
      质量意识是企业家的必备修养。唯有企业家挺身而出,才能对抗质量天生的退化属性。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