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发布时间:2012-05-15 www.cechina.cn
  •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国家《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实施后,随着大量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发电,对将传统电网改造为智能电网的进程,形成了“倒逼”机制。从2008年起,国家电网公司针对“智能电网”建设问题,逐步开展了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到2009年初,国内理论界从国际政经形势和世界能源发展走势出发,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推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文章,促使在当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形成了一批关于智能电网建设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引起国家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和采纳。2009年1月20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就任伊始,首推“绿色能源新政”,将智能电网作为撬动美国经济复苏的支点,抢占世界能源革命的先机。之后,我国明显加快了智能电网建设的步伐。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计划,确定从2009年到2020年,分三个阶段全面建成以网架“坚强”为基础、运行“智能”为关键的国家“坚强智能电网”。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将智能电网建设,从行业范畴上升到国家层面。
      1、建设智能电网对东北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智能电网可以优化东北地区的能源结构。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例占70%;在发电耗能结构中,燃煤发电占80%,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个百分点。2009年东北电网总发电量为2961.85亿千瓦时。其中,火电2742.1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92.58%。2009年11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证明,煤炭燃烧是产生二氧化碳的最主要因素。只有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比例,才是实现以上目标,改变东北地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根本出路。
      第二,智能电网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内蒙是我国的煤炭主产区,其煤炭储量占全国总数的24.19%。由于传统电网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长距离输送电能问题,又由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主要耗电大省均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它们的电力需求,只能采取铁路、公路运送的方式,将产煤区的电煤送到发达地区的电厂发电,为电价增添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如能尽快建设智能电网,就可以在煤炭主产区大规模上马坑口电厂,走集中开发、规模外送、大范围消纳的发展道路。改运煤为输电,既节省运输成本降低电价,又可以规模生产降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化解电煤与电力的价格剪刀差,解决能源开发地区与能源使用地区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据测算:运煤与输电两种方式对GDP的贡献比为1:6,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比为1:2。另外,改运煤为输电的能源传输方式,还可以对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智能电网有利于推动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美国绿色能源新政的主要目的,一是,通过发展绿色能源,将每年超万亿美元的能源进口转为内需,启动国内生产和就业市场;二是,通过绿色能源革命,创造新的产品市场,实现由消费型社会向生产型社会的转变;三是,通过能源产品和技术外输,建立一个全新的“能量本位制”,形成与“美元本位制”并存的二元通货制度,建立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目前,我国面临建设智能电网的重大历史机遇。在体制上,我们拥有欧美无法比拟的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具备大规模变革电网的管理优势;在技术上,我们已并蓄欧美经验,可以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网技术;在基础上,我们有优于美国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制造能力。现在,我国不但拥有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础,而且具备承担泛亚洲际智能电网主导者和参与国际分工的实力。更为重要的是,智能电网建设,是我国以全球能源革命为契机,走向大国崛起的必然之路。
      2、建设智能电网对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智能电网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它可以安全的接纳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快在东北地区建设智能电网,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东北地区风电并网难问题。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东北四省区2009年累计风电装机容量1534.51万千瓦,发展速度居全国第一。由于电网建设的滞后效应,和现行电网的负荷承载能力问题,使东北电网风电装机容量虽占总量的8.78%,但风电并网电量却只占电网总电量的3.27%。导致以蒙东、阜新为代表的地区出现严重限产现象,使发电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建设智能电网,是尽快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二,智能电网具有较高的效率性,它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力传输中的线路损耗。通过电网智能化运行,能为电力企业节省大量的输送成本。以2008年为例,当年全国社会用电总量近35000亿千瓦时,按中国8—9%的输电损耗率计算,当年的线路损耗电量高达2000亿度。按上述用电总量模拟电网智能化运行,当年可以节省用电总量5—10%的电力资源,节约资金近2000亿元。
      第三,智能电网具有灵活的互动性,它能够实时与用户进行双向沟通,以秒级速度分析处置线路故障,实现电网不间断运行。智能电网能改变电网商业运行模式,接纳不同形式的分布式电源,可以允许具备离网发电功能的企业并网;可以允许拥有蓄电设备的用户,利用峰谷电价储能,再利用峰值电价向电网售电。
      第四,智能电网具有超常的经济性,它可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国家电网22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近40万公里,这个庞大的输电系统是最沉睡的财富,输电、变电、供电利用的空间,只占这个网络系统的三分之一,是极大的资源浪费。智能电网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空间,作为电信、宽带、广播电视系统整合的通道,为“多网融合”提供载体保障。智能电网能真正实现有插座的地方就有互联网,就可以安电话看电视,使互联网普及到所有电线通达的边远地区,节省大量的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