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十七部门“合力助攻”机器人产业春天将至
  • 发布时间:2023-01-30 www.cechina.cn
  •   为了创造“机器人”更多的可能性,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发展,叠加多产业数字化、自动化需求攀升,“机器换人”浪潮迭起。在传统和新兴行业,全球的机器人智能化转型正在加速前进,机器人从模仿人类到超越人类,一直在突破人类的生物能力边界。
     
      对于大众来说,在信息时代的洗礼下,机器人领域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例如疫情期间,人们接触了更多的服务型机器人,消毒、配送、清洁、医疗、农业、环卫等各个产业领域的不同形态机器人,使得社会各界对于机器人这个新兴产业的关注度持续增加。

     
      为了创造“机器人”更多的可能性,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无疑2023年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又一个高速发展期。
     
      在“行动方案”的指引下,2023年机器人产业格局将迎来何种变化?经历过优胜劣汰之后,哪些领域又将作为机器人发展核心?今天,请跟随《中国科技信息》一起深入了解。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翻倍增长
     
      在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中,有一组数据比较明显地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机器人密度”似乎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关键名词,事实上,它也是衡量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程度的指标。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由2015年的51台/万人,大幅增长至2020年的246台/万人,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但相较于以每万人932台位居榜首的韩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累计销售工业机器人27.1万套,同比增长约五成。从2013年开始,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也是增速最快的一个市场。
      微信截图_20230130101130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工信部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已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要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翻倍增长。而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人,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将达500台/万人左右。
     
      制造业和医疗健康是未来发展的主要领域
     
      经历过优胜劣汰之后,哪些领域将成为机器人发展核心?行动方案聚焦了10大应用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
     
      在制造业方面,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统,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能源方面,推进机器人与能源领域深度融合,助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商贸物流方面,推动5G、机器视觉、导航、传感、运动控制、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打造以机器人为重点的智慧物流系统,提升商贸物流数字化水平。
     
      而医疗健康方面,经过前期医疗机构的探索,和疫情期间的实践经验,已经成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方案提到的技术包括脑机交互、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机器人5G远程手术、脑机接口辅助康复系统、使用机器人实施精准微创手术等。加强机器人在患者院前管理、院内诊疗及院后康复追踪整体病程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助力智慧医疗建设。
     
      方案指出,研制咨询服务、手术、辅助检查、辅助巡诊、重症护理急救、生命支持、康复、检验采样、消毒清洁等医疗机器人产品。围绕神经系统损伤、损伤后脑认知功能障碍、瘫痪助行等康复治疗需求,突破脑机交互等技术,开发用于损伤康复的辅助机器人产品。加快推进机器人和医学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突破,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机器人5G远程手术、脑机接口辅助康复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应用。推动机器人在医院康复、远程医疗、卫生防疫等场景应用。
     
      从计划到实施机器人产业“一路生花”
     
      在本次十七部门联合发布的行动方案中,还提出了以下目标:推广机器人在风电场、光伏电站、水电站、核电站、油气管网、枢纽变电站、重要换流站、主干电网、重要输电通道等能源基础设施场景应用;推动机器人在医院康复、远程医疗、卫生防疫等场景应用。
     
      为实现这些目标,行动方案提出,将构建机器人产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机器人+”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加快机器人应用标准研制与推广,同时开展行业和区域“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
     
      事实上,早在2021年末发布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就曾提出将实施包括“机器人+”应用行动”在内的四大行动。其中,“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将面向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大力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重点从深耕行业应用、拓展新兴应用和做强特色应用三方面发力。本次的行动方案,无疑是对于这些规划的实践和落地。
     
      总体来看,本次发布的行动方案是《“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延伸,意味着目标和规划的实施,体现了工信部各部门对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视,以及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政策还是市场的良好基础上,机器人行业将乘风而起,创下历史佳绩。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