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化量为优,新能源重启加速?
  • 发布时间:2016-04-25 来源:控制工程网
  •   4月伊始,德国政府宣布在能源转型领域抛出重磅计划,又一次让全球的目光聚焦在不断摸索前行的能源产业。此次德国政府提出的“哥白尼项目”旨在为能源系统的转型寻求解决方案,在未来十年内的投资可达4亿欧元,并将吸收230家学术和经济界机构广泛参与,其中也不乏西门子、ABB这样的自动化和能源技术巨头。
      其研究重点分别集中于电网开发、多余电力储存、适应能源供给变动的工业生产流程、加强能源系统有关各方相互协作等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尽管此次计划并非专门针对新能源,但新能源必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像协调分布式和集中式发电等对新能源应用发展极富意义的课题也包含在内。
      事实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发展道路并非一路平坦,风电、太阳能产业尽管曾获得快速发展的机遇,但也一度遇到种种问题,至今也未完全摆脱产能过剩的阴影。而物联网等技术逐步深化应用落实的趋势,是否可以帮助新能源化量为优,重新走上稳健、良性的发展道路呢?
      在笔者看来,以应用层软件、工业通信、传感器及其网络等组成的物联网应用架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首先,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可以使用户对新能源设备的智能化运营、在线状态监测、预测性维护等优化的运维手段更加高效完善,极大提高全局设备效率及电场运营状况,降低用电成本。事实上,这些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并非新知,而早已被GE、西门子等设备厂商投入实际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国内也有像远景能源等公司在这方面表现不俗。此前,国内很多大规模投运新能源设备的用户都曾面临几年后设备故障、老化过于集中、设备维护差等实际问题。这些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推广,可望为更多的设备厂商、用户业主摆脱这一困境,解放其竞争力。
      其次,风电、太阳能等分布式发电在新能源产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且与传统发电形式相比,具有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输出功率波动大等特点。因此,这类分布式发电如何与传统的集中式发电合理协调应用、形成合理高效的能源供需机制,一度成为了其面临的重要挑战。而重在广泛连接、智能决策的物联网技术,则可以依靠实时大数据采集和预测性算法,对供需两端的资源进行更合理的预测和配置,以智能优化的形式解决新能源供需失调的问题,让新能源告别“发得出,用不好”的尴尬局面。
      此外,随着新能源产业再次经历政策升温,相应的投资活动的活跃性也有望重新提升。此前,普通投资者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新能源行业了解有限,也缺乏一定的投资评估能力。现在,已经有一些金融平台类产品试图打破新能源投资的藩篱,加强公众对新能源行业的评估、投资能力。在这方面,具有极强的信息贯通性的物联网也有望在这一领域提供助力。
      尽管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之路不尽平坦,但新技术的发展和落地,无疑也将持续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对此我们拭目以待。(作者:CEC执行主编 石林才)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