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手表制造与大国较量
  • 发布时间:2023-06-30 作者:林雪萍
  •   滴答滴答,直击心脏。唯有复杂机械之精美,才能感知时间流逝的撞击。在沈阳丹东的一家手表厂的展厅里,一只放大十倍的双陀飞轮的手表传出来的清脆发条声,让人的耳朵自发地变得敏感而专业。
      
      图:放大十倍的双陀飞轮
      表盘上那两只每小时振动2万多次的陀飞轮,以炫目的舞姿俘虏着观者的眼睛。各种旋转不止的齿轮们,变成了曼妙的敦煌飞天舞者,在有限空间中充溢着无限曲线流动的光影。在时间的韵律中,眼睛、耳朵、心灵完成了最完美的共鸣。机械运动形成的震颤,让心脏的跳动也变成了一种机械的韵律。
      记录这种时间韵律的,正是这家有着近70年历史的丹东孔雀手表厂。丹东也曾是历史上的工业重镇。丹东曾经有齐洛瓦冰箱、菊花电视机、黄海汽车,还有很多仪器仪表,这些都是留在市民记忆中的老品牌。然而,这些品牌并没有挺过时间的侵蚀。
      颇具深意的是,唯有时间的记录者,孔雀手表厂坚强地保存了下来。这家在十多年前完成了改制之后,重新注入了企业家精神的执着和战略的判断。
      更加触动人心的是,这里的工厂再现了产业工人和工匠大师的力量。当人们日常被电子屏幕充斥,几乎忘记手表的时候,孔雀手表厂依然有1000多工人。
      这是一批超级熟练工,他们可以得心应手地操作一台台加工设备,进行一种不为人所知的精密制造。手表的制造复杂度,主要来自机芯。机芯以小型、精巧和零件多而难以制造。一只有着复杂功能女表机芯的直径只有17毫米,比拇指甲略长,厚度则只有4毫米。然而,在这个小小方圆寸地,要嵌入240个零件。
      然而这样的机芯还只是起步,陀飞轮的制造才是最大的挑战。陀飞轮是一种调速器,防止重力效应形成对钟表零件的误差。这种误差自然是人类完全无法感受到的,但钟表大师们需要用他们的耳朵、他们的眼睛,来完成对地球引力的对抗。陀飞轮是世界最精妙的机械建筑。那种完美的视觉感官,只能用“建筑”来称呼这样的空间。
      整个机械表制造工艺中,陀飞轮代表了巅峰工艺。即使瑞士人在200多年前发明了这种精巧的装置,但它对机械制造的挑战,就跟数学题“黎曼假设”这样二百年依然未能求解一样,历久弥新。即使最简单的陀飞轮,也有150个零件和20种不同形状的齿轮。这些齿轮需要机加工的滚齿工艺,之后还需要热处理、电镀处理等复杂的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不同的熟练工人。它为不同手艺的人,都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城市的多样化生态提供了可能性。
      国内没有几家能做陀飞轮。而在大厅里扣人心弦的则正是孔雀制造的双陀飞轮,一个在五点位,一个在七点位。它的设计难点在于,五点位的陀飞轮在空间上要避开前阀机构。而两只陀飞轮存在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频率差,则需要一种高度精密的差动器将二者进行同步合唱。全球只有两个品牌可以做到,一个是瑞士罗杰杜彼,另外一个正是丹东孔雀。在丹东这样一个工业产值占比GDP只有1/4的边境城市,这样堪称工艺品的工业奇迹,足以让人暗暗称奇。
      是谁在加工这些几乎肉眼刚刚可见的微零件,是谁将它们镶嵌在一起?答案是那些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如果没有钟表大师的经验和超级工匠的耐心,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操作的陀飞轮,就无法如此精美而精准。有了这种精准的制造能力,天底下几乎没有不可加工的物件。
      在丹东这样一个昔日工业重镇几乎丢失了所有工业品牌的时候,这个手表厂悄悄地保存了一支精锐的工业力量。有了这样的工厂,这些年轻人不需要去做滴滴司机或者美团骑手;有了这样机器方阵的组合,青春的活力和技能的尊严就可以完美的融合起来。他们以自己的技能为生,工资可以达到四五千元以上,在丹东足以过上滋润的生活。
      这家昔日有1万多人的工厂,有过丹东顶梁柱的辉煌。而现在脱骨重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钟表工厂。这里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8岁,很多都是90后的技术工人。而行业大多手表厂,正如人们想象中的一样,平均年龄五六十岁。
      当时钟滴答作响的时候,人们从中可以听到,它带来的是年轻人的欢笑,还是老年人的叹息。
      一个城市的活力和创新水平,是由制造的复杂度所决定的。一个逐渐丢失了自己工业品牌的城市,会成为一个悲伤而衰老的躯壳。丹东每年流失人口有20万,不用说,这些外出寻找机会的大都是年轻人。如果有了更多孔雀这样的实体制造厂,这个城市本不必丢失宝贵的青春人口。一个城市需要注重提供让人们有机会向上攀登的梯子,用制造技术建立强大的社会就业体系,就能让城市充满活力。
      然而在中国,做手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手表制造是一个充满了战略考量的战场。在这里,瑞士手表业以密密麻麻的品牌战略高高在上封堵着一切可能的颠覆空间,而日本手表则以平价和品质在横向蔓延,中国手表需要寻找清晰的战略空间。
      战略空间的定位,并非是自由选择的。因为中国手表制造业,根本就没有供应链。游丝、发条、夹板、钢材、擒纵杆等大量零部件没有供应商能够提供。一是加工要求太高,全是微尺寸加工;第二是加工量不足。这种“供应链沙漠”的情况,在高端仪器仪表行业,也同样可见。这使得孔雀手表不得不采用“供应链内化”的策略,一切都要自己做。这是迫不得已的一种做法,但却成就了一个企业形成一系列高端制造和精密测量的能力。
      这需要钟表顶级工匠的引领。作为一辈子都在研究钟表制造的总工,在这里将精密制造推到了极限。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候钟表大师会掏出一只表,在黑暗中对望。耳朵是黑暗王国的国王,它能够听出那些日夜奔波的齿轮上传来细微的“吵架声”:当不同齿轮的跳动量叠加的时候,会有瞬间的摆幅下降。只有专业训练的耳朵,才能识别午夜中的细节。而让他开心的是,钟表是一个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换言之,一辈子都不会失业,越老越值钱。在这里,很多老员工退休后都会续聘。手艺活,能吃一辈子。
      而孔雀表业的当家人,则呈现了另外一种信念:高端制造一定是可以挣钱的。在投入十年一直亏损之后,最近两年孔雀表业终于迎来了坚守先进制造的回报。对高端制造的信念,实在是比黄金还要宝贵。
      手表制造,是精密制造的典范,也是国家制造能力的缩影。
      这个工厂用于加工手表夹板的进口瑞士机床,一台就需要1000多万元。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新增机床设备也悄悄地换上了国产的五轴机床。北京精雕机床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跟着钟表厂的精密需求同步成长。中国的精密手表制造,为中国高端机床不断向上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这也正是孔雀表业对待供应链的态度:在品牌向更高空间拓展时,培育供应链体系就是巩固竞争力。品牌制造商要挣更多的钱,才能反向哺育上游供应链。手表行业“供应链沙漠”的死结,才会逐渐打开。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中国制造悄悄地跟日本制造进行着殊死的较量。日本的机械机芯主要是西铁城和精工,200元左右的机芯,几乎是市面上很多中国手表的标准配置。
      是的,很多国人熟悉的中国品牌表,依然是日本芯。中国表,日本芯,依然是这个严重萎缩的行业里一种扎眼的现象。
      然而,日本机芯也有弱点,那就是种类单一。由于缺乏足够多的手表产业工人,日本西铁城和精工的机芯都采用了高度的自动化设备制造。因此这两种机芯都是标准化产品,而且很难变换型号:没有熟练工人的自动化产线,一定是非常不灵活的。由于机芯品种有限所导致的机芯同质化,也必然导致了采用同样机芯的品牌手表的同质化。这也正是中国手表品牌,一直难以拉开距离的重要原因。
      翻盘的机会是存在的。在中国能够制造机械机芯的,没有几家企业。而孔雀手表则保持了这种关键制造能力。它在做高端手表的同时,也坚持只做高端机芯。有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和精锐的产业工人军团,孔雀表业可以提供300多种不同的机芯选择。这使得它可以正面跟种类单一的日本机芯进行竞争。而在战略上,孔雀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它往往避开与国产普通品牌的竞争,坚持走高品质高端路线。而孔雀机芯的价值定位,就是压制日本机芯,因此价格远超过日本机芯。开发一个基础机芯需要2-3年和近千万元的投入,但孔雀正在为机械手表厂提供多样化选择,践行“一表一芯”的差异化路线。
      一方面用制造能力压住日本机芯的突破空间,另一方面孔雀表业真正的目标则是垂直向上看。在它的正上方,是高高在上的瑞士机芯天花板,那是起步就在4000元的机芯。广阔的价格纵深空间,为中国制造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这也正是孔雀展开翅膀的空间。
      当人们在淡忘手表的时候,在鸭绿江边的一个城市里,还有热血企业家、钟表大师和一批年轻的手表技师们,正在跟日本和瑞士制造进行着一丝一毫的对抗。产业地理,孕育着让故乡成长的力量。这也正是中国制造被隐藏的力量。时间滴答之中,信念的力量恒新恒久。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