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要活下来,一定要瘦身。瘦不会死人,虚胖会。
华为内部论坛在22日发布了《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一时间行业群情受激,拍案惊奇四起。
任正非在文内提到,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言外之意,要从做大到做强。
华为一向有强烈的危机意识。2000年互联网泡沫崩响时刻,正是华为销售额220亿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而这一年《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标题,也从此成为中国企业危机意识的代名词。
华为当下有更大的理由,再次感受寒冬。与上一次相比,这一次有着更大的危机、更显性的压迫感。8月中旬华为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去年同期为3204亿元,同比下滑近6%。终端业务收入为1013亿元,同比大降25%。华为失去了中端手机业务这一庞大的业务线,但又没有其它大的奶酪可以加进来。电动汽车业务暂时还无法跟上来,或许在三年之内也难成气候。没有新的光线进来,原有的光源也在收缩,那就必须做好足够的过冬准备,先熬过一阵子了。
文中要求华为员工降低乐观的预期,“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活下来,有质量的活下来,每个业务都要去认真执行。”具体的做法就是“华为要缩小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提升盈利“。
这意味着华为下一步该调整产品线了,相信华为要调整的产品线有很多。在工业互联网的很多业务,包括在自动化的布局,应该都可以大幅度回撤,很多业务都该砍掉。工业领域又脏又累,其实真不适合华为干。当然也不适合阿里和腾讯们。
传统工业领域,在过去五年经受住了来自信息通讯技术ICT的巨大冲击。ICT的高调入场,带来了魔法般的预期,而乐观的情绪、充沛的资金、花样的人才,也成功地鼓舞了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斗志。然而,现实骨感,这两年能够看到ICT对于工业领域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并没有发生。工厂里的权威,基本重新回到原有自动化厂商和设备商所确立的秩序。ICT促进了工业思维的巨大进步,也拿走了这几年最丰厚的饱含政府热情的资金。但它们所留下的一地鸡毛,仍然需要传统工业界去收场。
这些ICT企业,看来要从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做更大的收缩。因此,也要为华为更大的战略调整报以期待。在汽车产业,华为最好做到战略清晰。恐怕不能像现在这样,得罪人太多,几乎与全行业在对抗。目前华为在汽车领域树敌太多,乘用车主流厂商抱着警惕的心态按住自己的盘子,商用车也在嘀咕华为的自动驾驶会不会要了自己的命,而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老牌如博世,新秀如汇川,都报以高度警惕。
可以说,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开局起步姿态不够优雅,搅动一池春水无数波澜。“华为牌”汽车在行业成为江湖里屠龙刀般的存在,人人自危。这种步子太大,寒气太重,对行业也是锐气逼人,绝非一个健康的生态。哪有一个新入行的企业能做到让主流汽车厂和零部件都心怀嘀咕的呢?这不太符合产业逻辑。
华为进行战略收缩,自我瘦身是一件重大的举措。而它在中国企业发展历史上,也必将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如果中国企业都能开始有意识的追寻做强而不是做大,这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拐点。
中国企业都在追寻世界500强,但实际上《财富500强》是真正的强,而不是大。
很多国际化企业,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业务结构,寻求最强而非最大的体量。全球工业巨头,美国最为健壮的公司之一,霍尼韦尔在2021年收入为340亿美元,几乎跟2009年的310亿美元持平。这中间有增有减,但都在一个有限空间里振荡。然而,利润,却几乎是一直保持直线上升。
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喜欢对标的公司之一,就是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在过去十年中国的三大工程机械厂家三一重工、徐工和中联重工发展迅速,形成了对全球多年霸主Top2的卡特彼勒和日本小松的挑战。但卡特在过去十二年业务没有增长,保持在500亿美元的水平。而2021年利润则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的100亿美元。
不求体量年年增长,但求利润流水哗哗。滋润地吃肉,高质量地活着。
可以再看看化学工业巨头杜邦。杜邦曾经是美国制造的一个标志性品牌,这家来自法国大革命时期逃亡美国的法国人所创立的杜邦炸药,是美国内战期间最为知名的军火商。稳定性,是它最可靠的标志。而在二战时期的尼龙丝袜,成为女性最为痴狂的产品,到处都是排长队的顾客,这造就了人造化工产业的巅峰时刻。
尽管杜邦跟美国陶氏公司在2017年合并,随后在2019年分拆为三,但杜邦的业绩基本还是有规律可循。在过去10年,杜邦收入缩水了一半以上,从2001年的380亿美元,到2021年只有170亿美元。
然而神奇的是,利润却如有神助地保持坚挺,而且不跌反增。
它的奥秘是什么?就是在于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业务结构,强化业务的时代属性。这十年,杜邦把很多传统的工程塑料都卖掉了,然后不断的吸收新业务。
2022年6月,杜邦旗下剥离出的聚酯塑料,以2.4亿美元的价格,被浙江华峰新材料集团接手。这块业务2021年的销售收入为2亿美元。
今年2月份,杜邦的交通和材料部分,尽管收入达到35亿美元,还是以110亿美元的价格毫不犹豫地出手。
然而,吃进来的绝不含糊。2021年下半年,杜邦以52亿美元的大手笔,收购了工程复合材料公司罗杰斯。罗杰斯2021年销售额不到10亿美元,为半导体行业提供高频电路材料。而杜邦2021年收入166亿美元,移动与材料部门收入为50亿美元。如此看来,杜邦收购罗杰斯的代价还是很高的。但是,进入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ADAS领域,正是杜邦力图大力开辟的江山。
吞吞吐吐,保持现金流,保持健康的肌体,不为体量所动,这正是国际公司基业长青、永葆青春的奥秘。华尔街最近十年最看好的工业自动公司艾默生,过去十年基本保持在250亿美元,甚至一度跌落出财富500强。虽然2021年收入为182亿美元,但是在流程自动化领域却一直是霸主地位。它主动出售了很多大体量的业务板块,也在收购小而美的刚强公司。去年底,艾默生以60亿美元收购了石化行业最为强大的流程模拟软件艾斯本Aspentech的60%股份。不求业绩大,只求业务强。背后的创新,则是主驱动力,核心技术就像宝剑一样,越锻越刚。
破天荒地,中国工业界的卓越企业有主动寻求降低营业额的战略选择。华为开了一个头,这个求小求强的好序幕,拉开的将是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开盘大戏。期待中国更多的大体量企业跟进,不要中国500大,但求中国500强。
华为点亮了中国企业变小求强的惊人一刻,相信会有更多的卓越企业跟进。这是中国企业的大转折时刻。一味长个子,一味追求两位数增长,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这种畸形代谢的结果难免虚胖。中国企业,撇脂时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