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物联网与自动化一脉相承,本社区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的角度解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向您介绍最新动态、技术和应用。欢迎您加入社区第一时间得到社区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高通的电子标签解决方案
  • 发布时间:2012-07-19 www.cechina.cn
  •   电子货架标签(ESL)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纸质标签的电子显示装置,这一装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主机数据库,通过在主机端进行的操作,同步实现货架商品的快捷准确更新。作为得益于无线技术、芯片技术等长足发展的科技产物,电子货架标签可以很好解决传统商家由于日益繁重的成本和管理压力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市场前景被十分看好。
      于是,业界厂商纷纷投入研发精力以求抓住这一机遇,而以字库解决方案见长的Qualcomm.html' target='_blank'>高通半导体就是其中一家。
      整个电子货架标签(ESL)系统框架(图1)由软件中间件、基站、网络、标签和通讯协议构成,其通过无线连接,由安装后台管理程序的电脑连接超市服务器,通过管理程序进行基站控制和与收银系统的数据交换,通过微控制器、基站和货架上的电子标签的双向通信以确保价格可以成功修改。
      目前,这一系统的各个部分软件硬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整个系统已经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实现。尽管ESL有着诸多优点,但是能否让更多的客户实际采用,安装成本仍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图1:整个电子货架标签(ESL)系统框架

      目前,虽然这一系统已经在欧美、亚洲的日本韩国甚至中东的土耳其实际投入使用,出现在这些大宗零售商乐购、家乐福以及麦德龙等的卖场里,但是在对于成本更为敏感的中国,整体发展略显滞后。首先,与发达国家的市场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仍然相对较低,因而传统标签的维护成本在商场总体的运营成本中所占份额较少,所以众多商家仍然质疑ESL安装所需的费用与产生的使用效果,换而言之,短期内,客户对于电子货架标签的需求并不急切,因为传统方法产生的费用属于尚可接受的范围内的成本。
      不过从较为长远的角度看,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在慢慢消失,目前大中城市的人力成本已经在不断攀升,当电子标签与传统标签的成本天平一旦倾斜,那么中国的ESL市场就会顺势火热起来。而作为厂商,趁机研制出低成本高品质的解决方案才是抓住这一市场机遇的关键。
      优质的电子标签解决方案的衡量指标,除了成本需要考虑以外,功耗、显示内容、可视角度以及显示对比度也包括其中。以目前业内的E-INK、STN以及高通的电子标签解决方案来说在上述几个方面各有长短,如E-INK在功耗方面表现优异,但成本较高。STN在价格中占一定优势,但是性能较差。而对于高通的双稳态液晶解决方案,在成本、功耗及性能方面表现良好并且十分均衡,因而在未来竞争中会有一定优势。
      不管是纸质标签还是电子标签,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显示商品的价格以及其他信息,例如电子标签可以显示的促销标志、多种货币价格、单价、库存量等。另外,根据现在超市标签的使用和地区分布,除了包括中文,还包括英文、日文,甚至波斯文、阿拉伯文等小语种。因此,要完美地显示电子标签内容,像过去一样简单地烧录字库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由于烧录过程的不稳定性或者不完整性会对自身的解决方案造成瑕疵,从而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但是高通半导体的解决方案除了在成本、功耗、性能之外,就可以完全地满足电子标签上对于字库多种需求。作为国家信标委统一委托生产标准点阵字库芯片的指定厂商,高通半导体在中文信息处理和半导体芯片领域有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版权,产品包含中文字库芯片系列、中日韩等一百七十多国中外文字库芯片。
      在高通的电子标签解决方案(图2)有以下四个特点,可以更好的提高客户体验:屏显内容丰富完整,既可以显示产品信息,也可以显示产品的logo图形;排版灵活美观,字形标准,更重要的是包含国家授权;显示屏低功耗,高对比度,全角度无差别显示;可在低温-20摄氏度下正常使用。另外需要突出的一点是在屏显内容方面,该汉字点阵包含12点、16点、24点(黑体),大、中、小字,价格可以超大显示,同时预留的logo图形区域让整体显示更加美观。


    图2:高通电子标签排版范例

      正如高通科技一样,各大厂商都在持续关注这个在未来十年中将会高速增长的市场,根据市调公司的报告指出,到2018年电子标签解决方案的市场业绩将达到9.6亿美元,既能控制成本又能保证客户体验是未来竞争的核心优势,而高通的这一方案,正是沿着这一道路不断前行。

物联网专家

>> 更多
  •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物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权威专家

  • 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系主任,北京市物联网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