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工信部下发《关于印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关键产品推进重点(第一批)的通知》,并要求各地上报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方向、重点技术和产品、重点企业及政策措施。此举将形成上下合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而在这一机遇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哪些产业具备融资的前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走向何方?带着上述问题,记者专访了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赛迪投资顾问总裁张涛,一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究竟。
《证券日报》:由于这些新型战略产业企业类型,大部分好像都是小微企业,那这样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主要会遇到哪几种问题?对于融资您有什么建议?
张涛:目前来看像半导体制造,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都有融资的前景。除了刚才说的这几个领域里面,有比较大的龙头企业在里面,而其他如节能环保、软件等服务类企业中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主要以轻资产为主或者可以称作,科技型中小企业,而他们的融资往往会遇到三方面的难题。
首先,由于这些企业是轻资产,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融资90%都是间接融资;其次,由于这些企业更多的是靠知识资产,靠人力,靠知识产权,靠智慧,那么估值会比较困难。就是如何来准确的判断一个技术,一项这种知识产权的价值,对投资方来说,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容易造成投资方和融资方估值之间的较大差异,导致最后谈判失败,持续不下去;第三,是来自于信用的问题,由于我们国家现在的整个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由于这些中小企业,特别是这种中小科技企业,往往客户会比较集中,那么会导致大家在这方面会有比较多的一个担忧,如果客户的主体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么持续的能力是不是会有问题?你的信用会不会受到影响?大家会打很多的问号。所以对于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呢,需要去克服这三类障碍。
《证券日报》:那么您所说的上述困难该如何解决或克服呢?
张涛:最近的大半年来,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产业的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多种。而上述这些基金重点是扶持中小企业的,以及行业中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对于中型企业,目前的政策扶持会包括减免一些税费,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来降低融资的成本。另一方面,股市给予上述企业的融资平台也很好,例如:创业板、中小板,特别是创业板的上市的企业里边,大多数都是侧重于战略新兴产业里边的这些科技型企业为上市的一个主体,说明市场的管理部门和市场,都比较看重这样一个类型企业的未来的发展,他们的估值曾经基本都没有低于20倍,所以,股市融资目前来看也是不错的方式。
《证券日报》: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类的企业,因为目前国际金融形势并不是特别好,包括今年年初很多家的物联网公司,都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危险,那么这类企业的融资情况如何呢?
张涛:不同的行业,甚至同行业中不同类型的企业,融资都呈现了冰火两重天,谈到物联网企业,有一些之前烧钱很厉害的企业,之前都受到大家广泛的质疑,甚至逼着他们的老板站出来,公开要求要对比,这样的事情都发生很多次,有相当一部分传统类型公司,受到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新兴类的,比如说O2O,包括点评呀、蘑菇街这样一些新兴内容的,还是受到资方的广泛的看好,继续在融资。
《证券日报》:另外,我国很多新兴产业公司选择海外上市,但前景似乎不乐观,很多企业选择私有化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张涛: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外市场的环境正在弱化,弱化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国外市场的不景气,以美国为例,最近几年海外市场无论是从估值,还是实际的估价的声誉来讲,都不是特别好;第二个,例如浑水,还有其它的一些机构在做空,也进一步加大了国外上市企业的相关的成本,如管理成本等,很多情况下要去澄清很多问题,必然要花成本,这样就加大了企业风险,这些都是外因。
但是我感觉最主要的还是内因,比如盛大或阿里,某种程度上讲,他们都遇到了发展瓶颈,都遇到了经营、管理上的一系列困难,我们都知道,2010年,马云动手的比较快,包括对CEO、对淘宝一系列的部门都做了大量的调整,这样的调整相对幅度会比较大一些,要去顾虑股价的变动,去顾虑会不会有人愿意做空,要顾虑其它的投资方的股东的一些反应。而私有化,相对上面那样做比较好,顺畅一些,这是内部管理的动因在推动他,在迫使他们。还有一个要素提醒大家考虑,不排除有些企业以退为进,从海外回归,而我也是听业界讨论,大家好像有这样的想法。